近兩三年來,制作精良的韓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聲勢漸盛,特別是2011年《熔爐》之后,陸續誕生了《斷箭》、《犯罪少年》、《不哭媽媽》等類型更加豐富多樣的影片,而且也不拘泥于商業片和獨立片。近來備受我國觀眾關注的《辯護人》、《素媛》、《恐怖直播》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反映家庭暴力的《道熙呀》入圍了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展映,講述職場困境的《十分鐘》則成為2014第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競賽片,足以引發對這一現象的討論。
在金素蓮的《韓國電影中的現實主義》一文就曾這樣說:現實主義的目標就是讓觀眾在看電影時,觀察現實的結構性矛盾并思考的方向。韓國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更多是“民族電影”,而韓國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舉世公認。早在二三十年前,反映民族歷史和底層民眾生活的電影就屢見不鮮。而如今更多電影人開始重新思考電影和觀眾之間的關系,韓國觀眾對于政治歷史、社會現實的普遍關注,也推動了更多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的問世。
不同于好萊塢爆米花影片一味迎合觀眾的純娛樂觀賞的需要,韓國現實主義的影片總是樸實又尖銳,有獨立的思想表達,與韓國社會現實接觸,將電影影像和人們生活緊密結合,能直抵人心、引發共鳴。而新人導演們更試圖使用混類型片和奇幻片等多種元素,來反映社會現實。如《熔爐》導演黃東赫于今年執導的新片《奇怪的她》叫好又叫座,表面上看是喜劇奇幻故事,但實際也反映了韓國社會的老齡化問題,讓觀眾在笑過哭過之后用一種新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老年人。這類影片關注復雜的人物心理,在迎合觀眾心理的基礎上,讓電影本身更具觀賞性。
而另一方面,社交網絡的興起和日益發達,也讓觀眾不再單純相信填鴨式的營銷宣傳,而更愿意相信推特微博上的口口相傳,甚至引起整個社會沸騰熱議。常聽到一句話說“韓國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歸根到底其實是觀眾的力量不容小覷,像當年《熔爐》上映之后輿論壓力對政府造成極大影響。
當然,要想取得好口碑,電影本身的品質才是根本。不少制作精良的韓國現實主義影片上映后,都依靠口碑的力量獲得了意料之外的好票房,這也促使更多的韓國電影公司有膽量放手去做,畢竟在娛樂商業片扎堆的大環境下,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有著更多的發展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觀眾會全部埋單,畢竟一部電影走沒走心,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