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昨日報道,日本少女偶像團體AKB48的兩名成員川榮李奈(19歲)和入山杏奈(18歲)在握手會上遭男性粉絲襲擊,導致兩人均有不同程度輕傷。在AKB48成功的道路上,被認為是該團體市場營銷和開發的至高理念便是“可以面對面的偶像”,而如今造成團隊成員受傷的,恰巧正是瘋狂的粉絲。
從2005年12月18日誕生開始,AKB48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團體,而且成為了一種文化、流行的象征,如促成乃木坂46、SKE48等跟風團體的出現,引發大量描繪少女偶像團體的日本動畫出現。而當時AKB48殺入“Billboard公告牌”排行榜時,正如Billboard官網所言,AKB48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偶像團體,它所代表的日本文化現象,正如當年邁克爾·杰克遜的太空步、麥當娜的Vogue舞步,只是,這種流行現象只存在于日本,別的國家無法復制。
坦白來講,“訓練生體制”并非日本娛樂產業所獨有,早年出產過布蘭妮、賈斯汀的“米老鼠俱樂部”就有著類似的嚴格體制,后來韓國各大娛樂公司也沿用此。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訓練生體制,有著日本娛樂產業這樣的殘酷。AKB48體系下的成員多達400多人,但最終每次登上舞臺的不過48人,幾乎達到十分之一的選拔幾率,讓成員們無時無刻不是如坐針氈。
之前在日本頗有影響力的兩部動畫《Wake Up Girls》和《Love live!》在一定程度上描繪了這種選拔機制的嚴格。所有成員在裝有監控攝像的舞房里面學習一樣的舞步,一絲一毫的差池,就有可能遭遇到被辭退的命運,并很快就被新的繼任者填補。而所有成員必須遵循經紀公司和團隊的嚴格規定:禁止戀愛,甚至禁止單戀,不得與友人有太放肆的舉動。
就如該團體的總制作人秋元康所言,在少女偶像團體里面,唯一的戀愛對象只能是粉絲。這也迎合了AKB48是“面對面的偶像”這一理念。粉絲擁有的權利,包括由粉絲投票決定團隊成員的排名,投票決定誰可以上電視,誰可以出CD,誰是主唱,誰能拍MV;而將“面對面”進一步推行到底的是,AKB48小分隊幾乎每天都在專門劇場演出,舉辦大量見面會和握手會來和粉絲進行更親密的接觸。
成員沒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惟獨可以做的,就是按照粉絲的意愿去雕琢自己,即便是違心去做一個性格南轅北轍的芭比娃娃。AKB48曾經最紅的成員之一前田敦子在2012年退團時,說出了:“我想重新做回前田敦子”,無疑是很多少女團體成員的心聲。
這樣的機制,讓大量少女成為了演藝圈的寵兒,卻也讓更多人成為犧牲品。由于人員眾多,在少女團體中成員們很難獲得太高收入,除了前田敦子、大島優子這樣的主打成員,一般成員的收入甚至難以達到日本工薪階層的收入。而在風光的背后,不少訓練生只能默默退出,泯然眾人。當年“早安少女組”的悲劇,如同一個輪回一般,在AKB48以及其類似團體中上演。
而川榮李奈和入山杏奈為什么會被粉絲襲擊?媒體報道中說行兇的粉絲梅田悟,被捕后對罪行供認不諱,有指行兇動機是因川榮李奈在節目中曾表示“只心儀16歲至23歲的男士”,梅田悟偏偏是24歲……粉絲襲擊明星的例子并不少見,最著名的便是40歲的約翰·列儂遭狂熱歌迷槍擊致死。隨著社會變化,明星多少卸下“神秘的光環”,與粉絲在網絡與現實空間的互動頻頻增多。在這種去神秘化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明星不過是“造星機制”下的產物,是娛樂產業層面的需要,粉絲們的追星舉動雖有真性情,但理應克制自己的行為舉止,要不就中了那句話“認真你就輸了”。(許思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