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異常火爆,票房創新紀錄,尤其是《大鬧天宮》更是一路領跑。然而,票房雖然火爆,電影的質量卻讓人不敢茍同。
打著“人生苦短,必須大鬧一場”旗號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甚至被部分觀眾稱為是“中國電影里程碑式的爛片”,其利用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近乎霸權主義的商業運作排片和“口碑越差、票房越高”的歪風,掙了個盆滿缽盈,掏空了觀眾的錢包和熱情。
名著改編電影本來就是對于文學藝術的二次創作,所以一些結合時代特點和觀眾需求的情節改編是可以理解并且很有必要的,從《大鬧天宮》里面人、神、魔三個互相對立牽扯陣營的塑造,可以看出編劇對于迎合年輕人胃口所做的努力。然而劇中主要人物的塑造幾乎完全背離了原著精神,臉譜化的正反面人物刻畫和平面單調的人物性格使“牛魔王”“二郎神”“菩提老祖”這些觀眾從文學名著中熟識的名字變得異常陌生,再加上生搬硬套的感情故事,使整部電影的敘事結構松散拖沓,讓觀眾看得摸不著頭腦。
“特效”二字是該電影豎起的王牌,多個國家1900名特效師耗時3年時間制作,擁有2億多人民幣的特效投資,卻得到了網友吐槽。記者在一家全國連鎖的院線觀看了本片,影片的特效的確占了很大的篇幅,但并沒有表現出制作者對于演員和觀眾的基本尊重。3D效果的震撼之處在于宏大場面,但是其真正水平的考驗則在于細節,影片中的花果山、火焰山和天宮都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尤其是天宮的單調布景和松散的建筑布局給人一種置身于廢棄施工工地的錯覺。影片最高潮的“大鬧天宮”按理來說應該是本片3D效果集大成之處,然而記者看到的卻是天宮的建筑被摧毀后,怎么努力也“飛”不出屏幕的碎片。這樣的觀影效果與影片鋪天蓋地以“特效”為主打的宣傳形成鮮明的反差,最終只會讓觀眾在哈欠聲中唏噓不已。
這種“口碑越差,票房越好”的奇特現象在近年的國產電影市場頻繁上演,著實令人驚嘆,究其原因,首先是近乎霸權主義的商業排片運作,記者在觀影當日發現,整個白天僅有《大鬧天宮》與《爸爸去哪兒》兩部電影排片,看起來更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前任攻略》被擠到了晚上10點以后上映;另一個原因還是國產影片質量參差不齊,觀眾在賀歲和春節電影檔面臨著選項眾多卻無片想看的境地。一方面是日漸火爆的中國電影市場,一方面是遲遲提不上來的影片質量,假如不在電影制作本身上下功夫,單純憑借明星和一些低劣的噱頭宣傳造勢,最終只會將中國電影的票房泡沫越吹越大,最終的結局著實難以預料。(曹陽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