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棍》
導演:郭靖宇、劉礴、巨興茂
編劇:郭靖宇、戴俊卿、肖紹權
彰顯民族精神
姜無及
近幾年,在娛樂化的電視生態環境下,抗戰劇的人物形象愈加偶像化、時尚化,故事情節更加傳奇化、游戲化,乍一看還是同仇敵愾打鬼子,但細究背后卻發現少了民族抗戰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歷史內涵和價值取向。
在這種氛圍下,《打狗棍》算是沖出“雷劇”重圍的一部理性之作。貫穿全劇始終的三種主要觀念——傳統文化的血脈繼承、中華美德的感召弘揚及國人“精氣神”的強力振奮,使得它在述說遭受侵略的民族悲痛的同時,也肩負起了點燃華夏子孫內心民族豪情的責任。這部劇不僅訴說家族恩怨,更在寬闊的視野里展示了熱河地區人民抗敵寇反侵略的歷史畫卷,它不是一部簡單的抗戰劇,而是更側重于回歸中華傳統中最優秀的道德品質,側重于中國血脈的彰顯。
雖然在長達70集的“大部頭”里,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節奏拖沓、過于刻意的戲劇化沖突和過于突兀的人物轉變,但瑕不掩瑜,其情節之曲折,人物之鮮活,尤其是外貌陰柔、內里卻滿懷抗日豪情的“二丫頭”形象,是抗日劇中獨特的“這一個”,讓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打狗棍》將“丐幫”這一草根團體納入敘事主體,將幫規和頭領與匹夫有責的家國大事相聯系,為“家族傳奇”找到了一個時代主題,為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主旨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
《大秦帝國之縱橫》
導演:丁黑
編劇:張建偉
透視歷史縱深
張晨子
觀《大秦帝國之縱橫》,如入棋局,棋子黑白看似平常,卻兵情險惡,須處處腦耕心戰,才能不濕鞋履。
歷史劇以對歷史縱深的表現力見長,《縱橫》對秦國何以成為亂世強國的分析表達尤其透徹:一是雄主,正居盛年,有虛懷若谷的胸襟和劍指天下的雄心,既能兼聽,又有主見,敢于變革;二是賢臣,名士良策是治國良藥,口舌之利亦能退人之兵,亂世之中有遠謀,不爭一時之利;三是勇將,虎狼之師在于秦人年年耕戰,培養血性,占得先機。秦國兼得其三,因此能強。和孫皓暉的原著相比,電視劇刪去了書中大量的虛構情節,更注重闡釋歷史,如只存張儀而不提蘇秦,雖少了取巧的精彩,但更貼近歷史真實。不過,和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相比,這一部《縱橫》闡述之意多于喟嘆之情,少了那股“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精氣神。
《縱橫》創作的精心尤其體現在臺詞上,精雕細琢,鞭辟入里,言辭之間有刀鋒之音。比起故事情節,口中之語更能表現角色之“欲”。人物塑造方面,羋八子角色的配音有些嬌嗔,楊志剛飾演的屈原有耿直而無高潔之感,倒是演員喻恩泰終于脫了以前“秀才”的影子,富大龍、李立群等飾演的君王形象也是各有千秋,霸氣、詼諧、穩重、放蕩,種種情態躍然紙上。
《小爸爸》
導演:文章
編劇:馮媛、郭爽
呼喚尊嚴真情
邵清風
《小爸爸》是文章首執導筒的作品,雖然劇情圍繞父子關系展開,表現的卻是“成長”和“愛”兩個方面的主題。
“80后”于果從一個特別不靠譜、不負責任的大男孩成長為一個懂得愛和責任的“小爸爸”,以自己的努力和真誠捍衛了父子之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是該劇之所以打動人的基礎。“小爸爸”之“小”,既是因為于果年輕、不成熟,也是因為他是社會的普通一員,是大時代中的“小人物”。但該劇可貴處就在于,在價值取向多元、社會浮躁、誘惑叢生的今天,它堅定地表達這樣的判斷:富舅舅并不能比窮爸爸給孩子更多的幸福,平凡人與所謂的社會精英擁有同樣的尊嚴!小爸爸能成為好爸爸,小人物也是大英雄,最關鍵在于本質上的真誠善良,在于自身的上進與努力。包括于果在內,劇中很多人物都是社會地位不高的普通年輕人,但是他們努力生活、追求夢想,對朋友講信義、對愛人有真情,都活出了有尊嚴的幸福人生。
《小爸爸》以小擊大,用一對父與子的故事將一代年輕人努力、積極、快樂的生活態度展現出來,敘事風格清新、明快,帶有明顯的童話色彩,卻并不媚俗,因為有現實基礎,所以有意義和力量。
《咱們結婚吧 》
導演:劉江
編劇:孟瑤
回歸人倫常理
田雨鶴
《咱們結婚吧》無疑是2013年末的一部熱門戲。這部劇把焦點放在30歲左右還沒有結婚的“黃金剩女”和“恐婚男”身上,因為敏銳地把握住了輿論熱點的這根弦,所以準確地挑動了觀眾的神經。
30多歲的女人不再只是簡單地幻想經歷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想尋求一個靠譜踏實的伴侶,30多歲的男人對社會、對自我也少了浮躁和任性,有更加成熟理性的認知。劇中果然和楊桃這一對冤家在經歷了種種巧合、誤會和同病相憐之后,最后果然求婚時的那句“我請你做我的妻子,做咱們孩子的母親”,道盡了愛情本應如此的平淡美好。整部劇也因為這種理解而溫情脈脈。在風趣、幽默的故事背后,暗暗流淌著生活的溫馨氣息,在光鮮時尚的都市生活之下,打底的還是最基本的倫常人情,《咱們結婚吧》所以讓人回味。
在情節豐富、主要人物性格突出這些長處以外,該劇也有不盡完善之處。無論如何,50集的長度還是顯得有些拖沓了,適當的壓縮會讓整部劇的節奏把握得更好。此外,植入廣告較多也直接影響了觀劇感受。
《特種兵之火鳳凰》
導演:劉猛
編劇:劉猛
堅守忠誠信仰
劉 英
《特種兵之火鳳凰》首播之初便成為收視率和網絡播放量的雙料冠軍,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當代軍旅“特種兵”系列劇已深入人心,借著前兩部的東風,觀眾對第三部已經充滿了心理期待。而《火鳳凰》也有意識地利用前兩部的“蓄勢”,盡量保持系列的延續性,在演員選擇上都是觀眾熟悉的“老特種兵”。這些演員雖然不是明星大腕,作為熒屏新秀也不遜色,將兼具女性柔美和男性陽剛的“女漢子”形象演繹得生動淋漓。不過,在特種女兵形象塑造的尺度把握上,這部劇依然引起了爭議。
對于軍事題材電視劇來說,軍事內容的展示力度是重要的評判標準。《火鳳凰》雖然不是大制作,但劇中不少戲份都在專業基地拍攝,云集了時下最精尖的現役軍事武器,對軍事愛好者來說絕對是視覺享受。當然,從創作角度來說最重要的還在于該劇的“核”——“中國女兵,永不言敗”的軍旅精神。這群“90后”女兵堅守忠誠和信仰,在經歷淬煉之后,終成長為浴火鳳凰,這種鐵血柔情之下的忠誠不屈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