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家:胡祥
電影:《地心引力》
導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喬治·克魯尼
上映日期:2013年11月18日
推薦指數:★★★★☆
一句話點評:太空環境的自由性讓導演擅長的長鏡頭如魚得水,獨特的心理視角加上強大的數字特效讓人身臨其境,開篇鋪陳精彩,后半段太過平淡。
《地心引力》的故事特別像一篇短篇小說,兩個宇航員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被拋入黑暗的太空,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重新返回地球。只有兩個人物,或者說只有一個女主角,但是導演活生生將這部短篇小說拉成一部表現心靈史的長篇小說。
導演阿方索·卡隆可能是最會將科幻電影拍出沉悶效果的導演。2006年的《人類之子》讓人見識了他驚人的長鏡頭調度能力,那樣一部融合了反烏托邦、恐怖暴力、激烈戰爭場面的科幻電影愣是讓他拍出了沉悶的文藝片味道。《地心引力》最大的特點是通過逼真的特效鏡頭模擬現場感,這種現場感不是以往科幻電影中面對外星生物的陌生感,而是一種內心深處的恐懼感。
電影開篇是一場注定會入選最佳科幻鏡頭的戲,飄忽游蕩的長鏡頭,極其輕松的日常對白,井井有條的秩序感,雖然表現的是危機四伏的外太空,但是卻營造出一種安全感。直到突如其來的衛星碎片才打破了這種安全感。這時鏡頭切換變快,音樂變得急促,觀眾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其實只要簡單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場戲和《人類之子》中那場著名的車內長鏡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一種生活的秩序感突然進入一種戲劇的緊張感,人物都被困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內,就像觀眾都被固定在影院的椅子上,想掙脫卻不能,這就是導演的功力。而且因為太空這個特殊的環境,讓他最擅長的長鏡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攝影機穿過宇航服的防護罩,視線化成女主角瑞恩眼中的太空,從一種圍觀的客觀視角變成了很有代入感的主觀視角,將她在太空中的顛簸翻轉、繩索的慣性反彈力量都逼真地表現出來,整部電影最大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表現一種真實的太空體驗感。
在我的印象中,將太空體驗感做得最好的當屬庫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片尾男主角鮑曼經歷了一次接近光速的穿越,他所見到的太空瑰麗的景象近乎神跡,成為后來無數科幻片致敬的經典場面。《地心引力》則完全相反,它還原了太空中的真實畫面,就像它片頭標示的宇宙溫度那樣客觀,寂靜無聲,深不可測。它是一部太空寫實片,但是它的情感核心其實是在地球之上。瑞恩在瀕臨死亡時懷念的是地球上最平常的狗叫聲,嬰兒的啼哭聲,對家庭溫暖的回歸才是它的主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理解為何電影在完成開片驚艷的長鏡頭后就變得沉悶了,因為此時它與任何一部反映迷失在都市、森林、孤島上的電影已經沒有什么不同。我們關注的是她如何返回地球,并不是她在太空中獲得某種超驗性的體驗。開場一直緊繃的弦似乎一下子就斷了,已經毫無懸念,導演的貢獻也就到此為止,接下來的驚險的火宅逃脫,又一次碎片撞擊場面,則更多是數字技術的威力。更為要命的是,女主角瑞恩一個人的故事難以形成戲劇感,最后硬生生加進了一次馬特重回飛船的幻想場景,其實是編劇一個牽強的“解釋”,反而破壞了它一直保持的紀實感。反觀同樣是表現一個人的太空的《月球》,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一種懸念感。
將《地心引力》捧為是今年最佳科幻電影,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將它評為今年最具體驗感的電影卻是實至名歸。原因很簡單,它最大的貢獻在于對太空感的模擬,而在主題上則是比較常見的自我犧牲、回歸家庭,缺少對永恒與未知的探索。它展現的是科幻電影在表象上所能達到的極限,但是幾乎談不上思想深度,甚至遠不及導演以前的《人類之子》,算得上半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