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聞從業者,常常要面對不同的人群,解答同樣的問題,當然都是有關電視節目的那些事。
有人問:某某嘉賓臺下看上去挺年輕的,到了電視上怎么那么顯老?答曰:可能是燈光的問題,可能是化妝的問題……電視是個“系統工程”。
有人問:你們制作的那檔益智節目不錯,但是有的題目太弱智了,低幼化的選擇題。答曰:電視是個開放的平臺,文化程度越低,對電視的依賴程度可能越高,所以,題目不能太難,難了,好多人不愿意參加。文化程度高的,可能更喜歡看軍事片、紀錄片吧。
有人問:嘉賓在節目里怎么有時不說話,像個擺設?答曰:我們是直播節目,主持和嘉賓都難免有點緊張,怕出錯,放不開。
我一一解釋,最后得到的回復往往是:哦,原來如此,你不說還真不知道。
是的,我不說他們當然不會知道節目背后的東西,不會知道有些節目為什么不好看,他們一般也不可能追問節目不好看的原因,那是少數電視研究者的事。大多數觀眾只會直接拿起遙控器,調到他滿意的節目為止。那么,當我解釋了不好看的原因后,他們就會選擇這個節目嗎?不會,他最多掃視一眼、停留片刻,如果覺得不好看或者看上去不對胃口,絕不會強迫自己繼續看。
有人描述市場經濟時代的一個現象是:只認結果,不認過程。其實,人們不是“不看過程”,而是深知“沒有好的過程,一般不會有好的結果”。而受眾對電視頻道(節目)的選擇,似乎更為殘酷,最終呈現出來的節目不好看就不看,不管這當中你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受眾也不可能去看制作過程或背景,不可能去聽從業者對過程的解釋。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都有互動交往,交往的內核是思想的交流、經驗的分享,通過交流和溝通,消除了隔閡,增進了理解,達成了共識。可是,人在電視機前,無法與電視機直接交流,也無法與隱藏在電視節目背后的制作者即時交流,只可一廂情愿地意會,只會用遙控器做最簡單的判斷。正因為如此,電視從業者在制作每一檔節目時,都應當考慮怎么第一時間“抓住”那些正在看這個節目的人,不讓匆匆“過客”與節目失之交臂。
于是我常想,當你坐在電視面前的時候,電視與人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呢?表面看是電視機與人的關系,實質上是電視從業者與受眾的關系,復雜性在于它既不是傳統的“人際關系”,又不是現代的“人機關系”。真正要做好電視,或許首先得厘清、理順、擺正這個關系,并且不斷調適。換言之,那些電視做得好的同行,必定是妥妥地處理好了電視與觀眾的關系。
我們看電視時,主持人在每期節目的開頭或結尾,總要習慣性地問候一句:親愛的觀眾朋友……電視從業者與觀眾的關系,常常定位為時有記掛、心有靈犀的朋友關系。更有甚者,一些電視從業者把自己和觀眾定位為仆人與上帝的關系。由此,我想起電影導演馮小剛早先說過的一句話,現在的導演都口口聲聲地聲稱觀眾就是自己的上帝,我覺得這句話特別的虛偽。觀眾怎么能夠成為你的上帝呢?他們只能成為你的對手。確實,電影與電視在吸引受眾上有點相近:做電視,其實就是和散落在千家萬戶客廳里的觀眾較勁,成功者是要把觀眾的眼球引過來,把他們的心拽過來;電影則是除了把觀眾的眼球引過來以外,還要把他們的人拽到電影院里來,至于能不能再“把觀眾口袋里的錢搞到自己手里來”,就得看他們怎樣各顯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