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荷花蕩。《荷都之戀》劇組頂著烈日,正在緊張拍攝之中。作為金湖本土電影的開山之作,《荷都之戀》由金湖縣與北京藝鳴天和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星天地文化傳媒聯合打造,最快8月底殺青。導演郭廷波說,他們要“樹立同類型影片的新標桿”。(8月7日《新華日報》)
放眼全國,這種被冠之以“本土電影”稱號的影視作品,近年來層出不窮:湖北丹江口市的《漢水丹心》、湖南通道縣的《通道轉兵》、北京昌平縣的《溫泉世界》等都先后亮相。這些本土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描寫本地的風土人情為主。人物的命運、故事的情節等等,都以本地風土人情為背景,同時也是為展現本地的風土人情服務。說到底,這些本土電影,就是一部當地的形象宣傳片,只不過是以電影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
客觀而言,借助電影這種形式來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有積極因素在里面,稱得上是一種宣傳推介工作上的創新。與此同時,對于這種新的宣傳方式,不能只求形式上的新穎,還得追求實際的效果,畢竟這都是政府花了幾百上千萬元的財政資金制作出來的,如果輕易打了水漂,不但涉嫌財政資金的浪費,也是對納稅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可令人遺憾的是,就目前已經拍攝完成并公開放映的這些本土電影而言,最大的問題恰恰在于效果上的不盡如人意,而幾乎淪為備受公眾詬病的一種“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試問以上提到的幾部本土電影的名字,如果不是媒體的報道,又有幾個人聽說過?更別說去影院觀看了。以曾經因為縣領導出演而引起廣泛關注的湖南省通道縣投拍的《通道轉兵》為例,這部電影總投資達800多萬元,可最后不過是在國內少數幾個城市來了個“影院一日游”就匆匆下線,票房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還是情況好的,其他那些本土電影,基本上連院線都進不去,電視的上星頻道也上不去,最多就是通過行政手段在本地影院和電視臺放一放。如此一來,本土電影本土觀眾看,其宣傳效果和意義在哪里?這種本土電影“政績化”的傾向,其負面影響已經逐漸顯現。首先是引發了地方政府之間的攀比之風,你拍我也拍,也不管最后拍出來的是精品還是文化垃圾;其次是投資成本不透明,其中難免存在各種利益輸送,滋生貪污腐敗,損害國家利益。
我們不否認借助影視劇擴大地方知名度的作用,正如當年電影《阿凡達》僅僅在張家界取了幾個景,就讓張家界狠狠火了一把一樣。但這是電影市場化的一種“偶遇”,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政府成為投資電影的主體,官員成了電影的“總導演”,則明顯是違背市場規律的,其最后的結果,往往是不盡如人意,與人們的預期有著較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