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做客“嶺南大講壇·公眾論壇”的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表示,他對官場文學的評價并不高。為了市場,官場文學和商業結合非常緊,官場文學寫反腐敗,里面各種權謀、各種陰謀詭計極盡渲染,有時候成為腐敗的教科書。
官場文學該如何定位?有人說官場文學是公務員的升遷秘籍,通過官場文學可以窺見官場的種種潛規則,從而少走彎路,讓仕途走得更方便快捷。當然還有很多人像王彬彬教授一樣,認為官場文學過度渲染權謀從而成為腐敗的教科書。這兩種觀點應該說都有道理,但卻都不全面。
我們其實很難用好或者壞,積極或者消極這樣簡單的二分法來給官場文學下一個定論。站在文學的角度來看,官場文學說到底只是文學的一類題材,其著力點是官場,反映的是官場風云、權力斗爭、仕途起伏。這類題材與商戰題材、宮斗題材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如果按照王彬彬教授的邏輯,官場文學會成為腐敗的教科書,那家庭題材的文學豈不是讓婆媳關系更加緊張?很顯然,這樣的結論是不成立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因為讀了幾本官場文學就學壞了,就腐敗了,這也未免太抬高官場文學的地位了。腐敗的誘因很多,但關鍵的問題是那些為官之人。
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視角不同,自然看到的內容也不一樣。官場文學亦是如此。“抓不盡的貪官,反不完的腐敗”,這是官場文學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官場文學的弊病。因為過度的渲染腐敗容易造成對公眾的誤導。但是嚴格來說,官場文學屬于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品。如果沒有官場腐敗,又哪里寫得出那么多的官場小說?如果沒有官場的潛規則,那些權術陰謀詭計為何受到人們的推崇?
官場小說為何受人歡迎?一方面是源于官場的腐敗和神秘。官場其實就如同過去的宮廷,外面的人難免對里面的人與事充滿好奇。正如官場文學作家高和所言,官場小說的火爆現狀折射出了國內社會環境的病態,“官本位的體制和權力的決定性地位,使普通人對權力場、官場產生了關注,造就了官場文學的火爆。”另一方面,官場文學的火熱恰恰是因為官場的腐敗?梢哉f如果沒有腐敗,沒有潛規則,沒有爾虞我詐,官場文學也就沒有了看點。
《國畫》、《市委班子》、《省委書記》、《侯衛東官場筆記》等很多官場文學其實都很經典。這些作品在深刻揭示了現實的同時,也給人一種啟迪。而這恰恰是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官場文學其實不是腐敗的教科書,而是腐敗的手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