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在青島落幕的2012年羽毛球亞錦賽來說,最大的看點在于陳金能否奪冠,最多的爭議在于陳金如愿奪冠。
對于急于撈取奧運積分的陳金來說,2012年亞錦賽能否奪冠,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能否最終躋身倫敦奧運會;對于渴盼倫敦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滿額參賽的中國羽毛球隊來說,陳金在亞錦賽上能否奪冠,不僅關乎陳金的個人夢想,更與團隊榮譽息息相關。
在本屆亞錦賽男單比賽中,中國隊憑借強大實力早早包攬四強。在男單半決賽中,與陳金對陣的林丹以舊傷復發為由選擇了退賽,與杜鵬宇對陣的諶龍出人意料地被逆轉;在男單決賽中,陳金擊敗杜鵬宇如愿奪冠。其實,不必多費筆墨探討林丹是否真的又傷了,也不必對諶龍在半決賽中被逆轉感到不解,只看亞錦賽男單四強被中國隊包攬這一事實,種種猜測便難以避免。
陳金如愿奪冠,中國隊皆大歡喜,心里感到不爽的多是對賽事存有期待的球迷。這里不妨大膽想象一下,假如陳金沒有奪冠,又該是怎樣一番情形呢?
假如陳金在本屆亞錦賽上沒有奪冠,球迷肯定頗為惋惜,但陳金并未因此失去競逐倫敦奧運會入場券的機會;而從林丹的角度而言,在半決賽上同陳金認認真真打上一場,也許勝負不可斷言,但人們一定會為這種尊重現場觀眾、恪守體育道德的行為表示敬意。
假如陳金沒有在本屆亞錦賽上奪冠,陳金會損失一些奧運積分,中國羽毛球男單滿額參賽倫敦奧運會的難度會加大,但換來的或許是運動員體育精神的復蘇和中國體育形象的重塑。在以往的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一些優勢項目為確保金牌,曾出現過隊內讓球的傳聞。2002年女排世錦賽上,中國女排為選擇淘汰賽對手導演的“讓球事件”更引發國際體育界齊聲討伐。惜乎,這樣的傳聞和教訓并沒有讓有些運動員和運動隊真正警醒。
或許,扭轉一些傳統觀念會比奪取奧運金牌還難。但只要在維護公平競爭、固守體育道德的道路上邁出堅實腳步,其意義和價值并不輸于奪取奧運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