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北京五棵松體育館CBA總決賽第四場開賽前,一群大伯大媽統(tǒng)一穿著黃色外套,身披紅綬帶,手里舉著印有“北京球迷,懂球懂禮”、“愛北京、愛主場”等的標(biāo)語牌,在現(xiàn)場勸阻北京球迷“京罵”。此前,籃協(xié)曾因北京球迷“京罵”向北京俱樂部開出11萬的罰單。(3月29日都市快報)
相較于“京罵”,“換蘇偉”絕對算是一種進(jìn)步,不管是不是白巖松所謂的“恐嚇性決策”給逼出來的。用“換蘇偉”來代替“京罵”其實帶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意味,但是用相對內(nèi)涵卻力度不減的口號來進(jìn)行吶喊,顯現(xiàn)出球迷的另類智慧。再看球場里的“大媽志愿團(tuán)”則多少有些過度緊張了。
有球隊就有球迷,有比賽就有助威,而有助威則免不了有“激憤”的口號,某種程度來說,帶有些許激情成分的口號是一場精彩比賽必不可少的點綴。很難想象一場比賽寂靜無語,觀眾對于現(xiàn)場實況沒有任何情緒上的回應(yīng),這樣的比賽場景著實有些不可想象。而動情深處,尤其是落后一方的球迷,必然有言語和情緒上的波動,繼而使現(xiàn)場火藥味十足,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沒有肢體上的沖突進(jìn)而造成安全隱患?幢荣悎D的就是個心情舒暢,喊兩嗓子是必須的。
所謂的“京罵”的確十分不雅,而動輒上千人的齊聲吶喊“京罵”則更是一種粗鄙舉動,尤其在主場比賽中,這樣侮辱性的主場氛圍是對客場球隊的極大不尊重,更突顯了主場球迷的素質(zhì)有待提高。
與白巖松等名嘴意見不同,筆者對于籃協(xié)的“恐嚇性決策”持贊同態(tài)度,對于改善主場氛圍這種“慢功夫”問題,采用罰款與警告取消比賽資格這樣的“猛藥”是有效和快速的。這種懲戒方式帶來的收益還包括,對球迷觀念的沖擊:球迷表現(xiàn)不好,會影響球隊形象及比賽資格。這樣便使球迷根本上具備了“底線意識”,吶喊“京罵”后果很嚴(yán)重。
不得不說“換蘇偉”是球迷一種漂亮的回應(yīng),“京罵”不讓用了人家用“內(nèi)涵口號”。表面上聽著文明雅致,實則暗藏銳氣,也是對于客場球隊的一種心理壓力。我們球迷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像這樣試著改變自己的言行,更多的采用“換蘇偉”這樣的趣味口號,既喊得暢快又不致粗鄙。籃協(xié)對此也不會再“恐嚇”,更不會派“大媽志愿團(tuán)”來坐鎮(zhèn)現(xiàn)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