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是什么?或者,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吟誦是什么?吟誦是傳統文化、古典詩詞不可或缺的一種美的表現形式,有著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內涵。
初次接觸到吟誦的人們,新奇之后,往往會問:古人是這么“吟”的么?這是原汁原味的古調子么?事實上,現在所有古典詩詞的吟調,包括出自那些已經八九十歲、曾經接受過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調,都非古調。理由很簡單,一是數千年語音變遷,所謂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誦皆口耳相授,聲音實況沒有記載。古調絕響,無從談起。但是,語音變遷之中,仍有不變的因素。比如“入聲”被認為是一種“原生態”,華東、華南、西南以及臺灣地區的方言就有入聲,還保留了某些中古文讀語音的特征,還能為我們傳遞唐詩宋詞微妙的聲情韻味。目前,在世的八九十歲老人,其中有過家學、私塾教育背景,懂吟誦,且還能吟誦的,據統計,大陸范圍內不過數百。也就是從這些還健在的老人那里,我們得到了若干“正宗”的“近調”。
吟誦這個詞,根據文獻記載,一般認為出現在晉代以后。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誦;或者兩者兼有,泛指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誦讀。《晉書·儒林傳》中記載:“(徐)苗少家貧,晝執鋤耒,夜則吟誦。”《隋書·薛道衡傳》記載,“江東雅好篇什,陳主尤愛雕蟲,道衡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在吟誦這個詞出現前后,存在各種不同的叫法,古人并沒有統一稱謂,如吟、吟詠、吟哦、朗吟、朗讀、讀等。
吟誦合稱,表明至少有兩種方式,即吟和誦。從有利于傳承的角度說,概念或者叫法還是統一為好。臺灣統一叫吟唱,大陸統一叫吟誦。吟誦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誦組合在一起,提醒人們:吟是從誦之中來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從吟讀之中自然生發出來的,且不受固定樂譜束縛的自由唱。或許,比較方便簡單的分類有三:誦、吟、唱。這當中,“誦”為基礎,“吟”是結果,“唱”是升華。
需要指出的是,吟誦是一種能力。一個現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種自由吟誦的能力,需要不斷地吟誦。吟誦之道就在于勤于自我體驗,這是一種實踐的功夫。吟誦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調;二是要隨“調”隨出,想吟就吟,想唱就唱;三是音情并茂,韻味十足,無心動人更動人。
其實吟誦的根并不是一般說的古詩詞文,而是傳統蒙學經典。傳統蒙學的本意在于“播種于心,求其日后自己發芽”,用“經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內,故所讀所誦必為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書好文好詩。中華文明,日積月累,不斷生發,產生了眾多的人文經典。多且文字繁難的經典,須經過“中介”的智慧,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這個轉化的結果,便是各種蒙學教材的誕生。于是,中華“經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韻讀文字,隨著熟誦、吟誦滲入人心。
古人把作詩稱之為“吟詠情性”,詩在性情里,把詩從情性里吟詠出來,即為詩。而詩的鑒賞,則是從相反方向進行,靠吟詠作出來的詩,還須回到聲音里體會。所以,“吟詠”的作用,不單是所謂“語言的藝術”問題,或藝術的審美問題,最根本的是它內涵著傳統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