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出事以后,針對國人全球掃貨洋奶粉的行為,曾有過崇洋媚外的指斥。現在輪到國產電影了。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著名演員宋春麗在被問及加大海外影片的引進的話題時對記者表示,“雖然我不應該批評,但當然也不排除少數觀眾有時候會有些崇洋媚外的心理。對我們民族的東西不那么太認可。”
說是不該批評,但這不還是批評了。不過這話的邏輯有些不通,如果是國產電影沒觀眾,那應該是“絕大多數觀眾有時候會經常有崇洋媚外的心理”才對。任何電影都會有少數觀眾不愛看。“國產影人”要是連這個都受不了,也忒“玻璃心”了。不過既然已經把看電影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了,說說也是無妨。
對文藝作品的欣賞是很私人的感受。好的電影,能夠喚起人性中共通的東西,能夠感動人心,人們自然就會愿意看,就會票房大賣。這個和美國大片抑或國產小片關系不大。況且,現在國產電影也不小片了。《金陵十三釵》不就花了6個億嗎,雖然連奧斯卡的門都沒有摸到。每年金雞百花頒獎禮也都搞得浩浩蕩蕩,可不少獲獎影片,別說看過,連聽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能講好故事的電影越來越少,導演們都忙著追求大制作大色塊大場面,但又拼不過《阿凡達》。這就好比吃飯,觀眾們誰也不會放著滿漢全席不吃,而去吃糠咽菜。
拍不好電影,觀眾不買賬,這個是編劇導演演員們要自我檢討的問題。把一切都無限上綱到愛國的高度,把矛盾轉移到觀眾身上沒有任何好處,不會讓自己進步。在批評別人“崇洋媚外”之前,請先不崇洋媚外地撿起我們“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