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各類電視晚會中的語言類節目是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節目形式,這些短小精悍的作品截取了生活的種種有意趣的瞬間,烘托了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帶給觀眾無窮的歡樂與回味。不過,不少人也會有這樣的感覺:一些原本要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喜劇類節目,其實既不好笑也沒意思,就像是使勁要撓著你笑你卻笑不出來,既沒有獲得愉悅,也沒有獲得思考,甚至沒有留下什么印象。這恐怕與沒有真正深入生活,與浮躁、急功近利的創作心態有關。
心態浮躁,就沉不下來,挖不到生活的“根”和“真”,創作就難免留于膚淺,內容自然難免空洞;抽去思想,只留下惹人發笑的功能,當然沒有回味的余地。
按照西方權威的美學理論,喜劇的使命在于袒露和諷刺,中國傳統美學則重視喜劇的感情感染作用。任何來源于生活的諷刺和藝術,都首先是一種“真”,一種大膽和實事求是,因真實而成為群眾的精神知音。在真實中強烈地感觸、感染到來自人民群眾的生命活力,感觸感染到平凡和挫折中發出來的樂觀的笑聲,以及充滿智慧的幽默。而“真”必然來源于生活。好作品拼到最后,拼的都是現實意義、現實程度,好作品一定要接地氣。這就要求創作者真正放下身段走下去,關注民生,關注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回望優秀的、沉淀為經典的喜劇作品,都是直擊時弊,道出了觀眾最想表達的心里話。它們或是對公共不良習俗進行批評,或是對人們自私心態的嬉笑怒罵,都帶著新鮮的生活氣息,讓人感到親切。創作如果浮于生活表面,必然難以還原現實生活真實的幸福與酸楚,也就難以打動人心。
當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最根本的就是創新。而文化創新必須深入火熱的現實生活,必須著眼群眾需求,服務于人民大眾。就一些電視喜劇作品的創作而言,深入生活才能對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才能對生命有厚重的感情,才能不斷錘煉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作品也才能直指人心。也只有真正深入生活,我們這些作品才能找到與人民群眾心靈合拍的種種場景,才能說出精彩的話,才能講出普通人精彩的故事。
的確,創作者應該捫心自問:我們對生活和生命的表達是否真誠?我們對觀眾、對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是否有足夠的誠意?這決定著作品是否接地氣、是否有靈魂,演員是否對自己塑造的人物有真正的悲憫。我們的創作不應該是為節目而節目的,而是應該隨時有所準備、有所體悟。如果創作者內心牽強,缺乏來自生命本真的創作的沖動與熱情,那受眾接受得自然更加牽強,他們更不會被打動。
真正尊重生活、深入生活,受眾才能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