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首都影視產業聯盟秘書長李偉透露,明年將啟動成立聯盟的專家評審機構,該機構將負責第一時間審核劇本,存在跟風、無內涵、對青少年有不好影響等問題的“爛劇本”將不允許投拍影視劇。(《京華時報》12月21日)
諜戰、后宮此起彼伏,皇上、太監充斥熒屏,諸如此類的現象不僅令觀眾嘖有煩言,也對當今社會文化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如何引導一種百花齊放、健康良性的影視文化氛圍,確屬當務之急。
不過,作為一種文化產業,影視作品的創意、制作與傳播自然應按照產業運作模式來進行,最終要經過市場的檢驗和鑒別。爛劇泛濫并非創作者有意為之,它其實也反映了現實社會中某種市場需求。觀眾是用遙控器投票的,如果這樣的影視劇完全沒有市場,不待有關部門打壓,自然會被市場所淘汰。
當然,對如此類“爛劇”,政府管理部門自然責無旁貸,應該有所作為,但如何作為則必須深思。筆者認為,政府管理部門應立足于引導和調控,通過政策導向、經費投入導向、播放機制導向等方式來干預,而不能一竿子插到底,通過專家評審從源頭上進行直接裁判。
專家評審看起來是帶有學術性質的管理機制,不過由于專家委員會隸屬于影視管理部門,因此它實際上代表了政府管理部門的價值判斷和意見傾向。過去,影視劇只有在播出前需要通過政府部門的審核,專家評審制度的建立相當于將這一審核程序前移,直接在影視文化產業的前端筑起了一道閘壩,凡是不能通過專家評審的劇本都將在第一時間被斃掉。
那什么樣的劇本是“爛劇本”?誰有權力來定義“爛劇本”?“爛劇本”的概念有沒有邊界?政府管理部門會不會將不入自己法眼的劇本都定性為“爛劇本”?管理部門會不會借“爛劇本”之名任意封殺有獨立思考的劇本?
可以說,此種制度一旦實行,專家委員會或許會審掉一些實實在在的“爛劇本”,但也可能會將更多有個性、有思考、有棱角的另類影視劇作品和臟水一起潑掉。如此一來,不僅影視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模式被顛覆,而且影視文化的多樣化生態環境也將會被徹底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