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小巨人”姚明在上海舉行發布會,正式宣布退役,結束自己的職業運動員生涯。300多名中外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共同見證那盛況空前的一刻,中央電視臺對姚明退役儀式進行了長達5小時的全程直播,這在央視體育節目中堪稱前所未有的創舉。在公共輿論層面,姚明退役的消息觸動了億萬球迷和網友的情懷,人們一如既往地表達著對這位籃球巨星的熱烈追捧,衷心祝愿他在新的事業和生活中取得輝煌成就。
一個中國運動員,在職業體育領域取得驕人的成就并不罕見,在國際體育界產生重要影響、享有崇高地位也不罕見,但是,像姚明這樣以個人魅力提升體育的品質,在國際社會成功打造“中國名片”,以健康、成熟的公眾形象為社會樹立良好榜樣,卻是鳳毛麟角甚至絕無僅有。不難想見,“姚明旋風”席卷中國近十年而不衰,背后一定有著堅實的邏輯倫理支撐。
姚明能夠成為世界上頂尖級籃球運動員,除了具有身高遺傳的優勢和家庭教育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具有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精神氣質和追求卓越、永不言敗的職業風范。從18歲加入中國職業籃球聯賽,22歲時成功登陸NBA成為其歷史上首位外籍狀元秀,到24歲帶領中國隊在雅典奧運會小組賽生死之戰擊敗世界冠軍前塞黑隊,28歲第七次成為NBA全明星賽西部隊的先發中鋒,姚明為這些成績付出了旁人難以想象的汗水和犧牲———雖然全身上下負傷20余次,舊傷未愈又添新傷,但他總是一次次堅強復出,在賽場上實現驚天逆轉。人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話雖然說得簡單,卻觸及到當今社會職業倫理的核心問題,姚明用他多年浴“血”征戰、縱橫捭闔的職業生涯,完美地闡釋了職業倫理和職業道德的精髓,為中國人“干一行愛一行”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姚明的故事也深刻地詮釋了財富倫理的本質。姚明是籃球巨星,同時也是不折不扣的巨富,在2004年至2011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他連續8年位居收入首位,統計顯示,自2002年加入NBA后,姚明9年職業生涯的凈收入已經超過20億元人民幣。有人說中國人“仇富”,但似乎從未聽說有人“仇”姚明之富。為什么?第一,因為姚明的財富來自于個人非凡才能與市場力量結合產生的“嬗變”,來得干凈透明、無可挑剔,而不是像一些“灰色富豪”那樣,財富來自于權力腐敗和非法經營,因此見不得陽光,上不了臺面。第二,因為姚明熱心公益和慈善,專門成立姚基金致力于助學興教、促進青少年健康與福利,同時積極投資正版數字音樂等新興產業,收購上海男籃俱樂部,為推動籃球事業市場化、國際化盡心盡力。姚明身上集中體現了健康的現代財富倫理———這一倫理告訴中國的富人們,財富應當取自何處,財富應當用于何方。
無論是作為具有國際影響的體育明星,還是作為擁有巨額財產和顯赫實業的富人,姚明都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公眾人物。在現代社會,公眾人物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優勢和更大的話語權,他們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對普通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具有巨大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召力。姚明自成名以來,始終以愛國敬業、與人為善、謙虛謹慎、極富責任感的公眾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和中國公眾的交口稱贊。姚明身上集中體現了健康的公眾人物責任倫理———這一倫理告訴中國的公眾人物,應該怎樣做人,怎么做事,怎樣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名人”,怎樣回報社會對自己的恩惠。
姚明退役不是“姚明旋風”的結束,而是另一個“姚明時代”的開始。讓我們懷著殷切的冀望,期待姚明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為自己、為社會創造更加豐富的財富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