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凌晨3時左右,奧運冠軍、現中國乒乓球隊女隊教練孔令輝酒后與北京朝陽區環球金融大廈保安發生沖突,事后經警方介入才平息事態。國乒酒后失態的陳年老帳被翻了出來,2008年,乒乓球奧運冠軍王皓酒后在停車場與保安發生沖突。(5月29日《解放日報》)
筆者也是一名乒乓球運動愛好者,經常觀看各類乒乓球比賽。在詫異于國手們的精湛球技的同時,有一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縈繞:乒乓球作為一項激烈的競技運動,運動員在消耗巨大體力的同時,必然承受著很大的精神壓力。這些壓力應該如何緩解呢?現在終于明白了,喝酒,醉酒,然后打人。
運動員年輕氣盛、行為不端,給他人造成了傷害固然需要批評和指責。但是,透過表面的熱鬧喧囂,我們必須看到和正視的一個問題是:運動員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心理健康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醉打保安”,只不過是運動員將這種心理問題以一種病態的方式暴露出來。
那么,如何有效地克服和緩解運動員的心理問題?鍋爐都有一個安全閥,可以使過量的蒸汽不斷排出,從而起到降壓的作用。美國社會學家科塞注意到,這樣一個安全閥“可以充當發泄敵意的出口”,及時排泄積累的敵對情緒。有感于此,他提出了“安全閥”機制,認為社會理應通過合法的、制度化的機制,使各種社會緊張情緒得以釋放,避免災難性沖突的最終出現,社會系統才有可能處于均衡與和諧的狀態。
因此,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一個長效的“安全閥”機制,缺乏釋放壓力、消除緊張情緒的有效渠道和辦法。各種壓力、憤怒、后悔、不滿等緊張情緒長期累積,越積越多,必然需要釋放。而現有的制度和管理辦法中并沒有相應的安排和設計,于是,“借酒消愁”的老法子變成為“次優選擇”,成了許多運動員的“不二之選”。于是,足球運動員喜歡喝酒,乒乓球運動員也“樂此不疲”;醉酒之后,出格也就在所難免。
與常人相比,運動員這一特殊職業承受了更大的壓力。“醉打保安”,固然歸咎于運動員的個人修養,制度的缺失和管理的乏力也難逃其責。建立運動員“安全閥”機制,一是主管單位要建立常態的疏導機制,加強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的重視與投入;二是運動員還要學會自我減壓,創造一些富有個性的“安全閥”,將制度化和個性化有機結合,雙管齊下。(楊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