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稍顯矯情地比喻,它們就像海里的魚,偶爾浮出海面冒個泡很快便又沉入海底不見蹤影。在電影界,它們被形象地稱為“一日游”、“打醬油”電影,因為其關注度不夠而在影院公映一天就下線了。
每年春夏交際時正是傳統電影淡季,“一日游”電影大都活躍在這個時候。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皇家刺青》、《炫舞的天鵝》、《百合》、《云下的日子》、《玩酷青春》等多部影片在影院里上映,它們像風一樣匆匆來匆匆去,沒有多少觀眾能記得住它們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無票房無影響無口碑的“一日游”電影雖然遭遇著“春夢了無痕”的命運,但“一日游”電影還是越拍越多。有報道稱,一些地方政府或是企業投資的“主題”電影加大了“一日游”電影的比重,這部分電影制作之初就沒有為觀眾著想,能到影院走一圈就可成為“文化政績”或為公司形象“加分”。再者,對發行公司來說,發行國產電影亦是任務,即便是“一日游”也算完成規定指標。不否認這個群體的存在,但在一些影迷眼里,這個群體儼然不是他們關注“一日游”電影的焦點所在。
絕大多數“一日游”電影都是小成本制作,工業化時代,影片成本的投入與影片的質量一定是成正比的,既然質量不佳,在影院里“一日游”也在所難免。但是,如果把這些小成本制作的電影“一日游”的命運全部歸咎于質量不佳,這也有失公允。傳統農耕時代還講究“酒香也怕巷子深”,何況在當下這個“眼球經濟”時代,觀眾的注意力完全是被影片“宣傳造勢”牽著鼻子走的。小成本制作的電影因為資金缺乏,又往往不注重宣傳推廣,觀眾不知情,票房上不去,能在影院里晃蕩一下也算是最好的結局了。
事實上,成本投入也不完全決定影片質量與影片的上映命運,剛剛下線的《觀音山》算不上是大制作,投入不超過1200萬元,充其量算是中等成本制作,但《觀音山》舍得“吆喝”,在推廣方面僅僅是機票錢就支出了40萬元。再往前看,當年《瘋狂的石頭》也算不上大制作,但票房和影響力都相當不錯,除了影片質量有保證外,它們還贏在了宣傳推廣上。
輿論總是喜歡略帶戲謔表情地把這些關注度不高的影片稱為“一日游”或“打醬油”電影。“一日游”相對客觀地描述了這些影片的生存現狀,但如果真說它們是來“打醬油”的,就褻瀆了這些小制作影片堅守的價值。大量小成本制作的電影里固然摻雜了“文化政績”或“企業形象片”的雜質,但誰能否認這其中還囊括著眾多優秀的帶有文藝色彩的小眾電影呢?那些體現著純粹個人風格、不為討好市場而改變自己的電影,好似別致孤獨的靈魂,在這個俗世里堅守著清高與自我,甚至寂寞,沒有市場并不代表它們不優秀。
前段時間,蔣雯麗首當導演拍的《我們天上見》雖然拿獎很多,但在電影院呆了不到一周就下線了。用院線的話解釋,電影缺乏商業元素。可在蔣雯麗看來,院線并沒有給足小成本電影放映的空間。
娛樂工業化時代,我們不可能指望這些缺乏資金背景和商業運作手段的小眾電影與商業大片相抗爭。可是,如果中國電影市場全部被商業大片壟斷,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健康。至少,這個電影市場應該給觀眾一個有比例、有層次、多元化的選擇機會,當80%的人選擇看商業電影時,別忘了還有一部分觀眾會念想小眾電影。這個時候,輿論用“一日游”來概括這些小制作電影的生存現狀無可厚非,可硬要說它們是來“打醬油”的,倒顯得不厚道乃至不負責任了。與其揶揄嘲笑這些小制作成本的電影被迫影院“一日游”,倒不如俯身真誠地為其吶喊一把。(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