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奧斯卡“小金人”,誤區有多少
時間:2011-03-11 14:55 來源:解放日報
奧斯卡獎本是美國眾多的電影獎項之一,而第83屆奧斯卡獎遴選的2010年度影片很不“給力”,原創和佳作匱乏。豈料其經由華美的包裝,從提名到揭曉“被關注”和“被認可”程度煞是雷人。我國盡管《唐山大地震》“沖奧”未成 ,卻仍見各家媒體競相報道,數十萬“奧迷”網上熱議。然而,我們從中發現有不少認知誤區——
其一,“奧斯卡獎是全球第一大獎”。
全球的電影獎林林總總有2500多種,美國的電影獎也有960多種。奧斯卡獎歷史悠久,獎項最多,在黃金時期確實對促進美國電影發展、吸納各國電影精英起到重要作用。它有著美國文化的內涵,投票人又有著美國價值觀的信念。現在,世界電影正多元化,電影節和電影獎也多元化。我們不必太看重它。有人說“在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電影節拿獎的未必能在奧斯卡角逐中勝出”,我們反問: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在這三大電影節的勝率多少?幾乎為零!因為那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電影獎,且評選標準和方法不同。
其二, “奧斯卡不是商業片的代名詞”。
與眾多國際電影節相比,奧斯卡獎的商業化程度相當之高,相當在意票房價值?v觀其歷屆評獎,最佳影片均為叫座又叫好的。正如多次獲奧斯卡獎的名導艾·卡善所說:“增加票房收入就是奧斯卡最直白的目的。 ”自第82屆起,入圍的最佳影片增至10部,正是為了讓高票房的商業大片參加角逐。而且奧斯卡獎評選是按照商業模式運作的,要捧金像獎,大多必須投以巨資,傾力推銷,大登廣告,送禮宴請贈福袋等。
以本屆為例,《國王的演講》成本1500萬美元,而營銷費用為600萬美元,票房在提名后增加5700萬美元,至10470萬美元,奪魁后將添20%以上!渡缃痪W絡》成本1200萬美元,營銷花了1000萬美元,票房迄今達9700萬美元。其他入圍或獲獎影片,也借 “奧斯卡效應”票房近億或過億。 “小金人”的商品屬性、趨利性和升值率不可視而不見。
其三, “奧斯卡獎的權威性非常之高”。
奧斯卡 “年度獎”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具有投票資格的會員票選出來,他們現為5775名。他們實系投票人,而非自詡或媒體所捧的 “評委”或 “院士”。很多投票人忙于拍片、應酬,故有的叫經紀人代看而自己聽其觀感填選票,有的則參考同行的意向。如此投票,加上片商、發行商大肆拉票,還有多少權威性?該得獎的卻未得,不看好的卻中鵠。
另外,奧斯卡獎的“潛規則”實在不少,什么“國人優先”、“明星優先”、“平衡機制”、“補償機制”、“巨片情結”、“老年情結”等。由此選出來的最佳影片往往不是年度最佳。今年更是入圍者為自己拉票,例如梅麗莎·里歐自掏腰包買了全版廣告,還說“你本來就該為自己拉皮條呀”,引發業界非議。還有多部影片被批“真人摻假象”,例如《國王的演講》扭曲史實,掩飾喬治六世親納粹反猶太的曖昧態度。娜塔莉·波特曼也被批她高難度的下半身舞蹈動作,是用電腦接入專業替身的。
其四, “本屆標志著人文精神的勝利”。
“小金人”首先考量的是 “政治正確”,亦即獲獎影片 “主題、故事及內涵必須符合美國的政治理念和主流思想,不可違反傳統的價值觀”。奧斯卡獎投票人平均57歲,大多是富人,思想比較保守 (現為新保守主義),他們青睞政治上無非議的影片。正是由于相當保守,他們對 《社交網絡》的網絡生態和快速節奏缺乏認同感,反而更青睞歷史題材且品位優雅的 《國王的演講》。后一部勝出還歸功于發行商魏因斯坦公司及其老板哈維的出奇招營銷,將影片中的臟話消音,而使原先的限制級改為青少年可由父母陪同觀賞的輔導級,結果票房飆升。
奧斯卡獎既是美國電影的晴雨表,又是美國政治理念、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的三棱鏡。其每一屆評選均折射出當時美國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倫理等的特點。我們不論“評奧”或“沖奧”,都要了解其生態語境,了解其內幕運作,了解其游戲規則。當前,中國電影正處于高漲期,我們在大片制作、明星建構、電影獎等千萬別重蹈西方之覆轍,要堅持走自己的道路。
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