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這是一句俗語,樸實而真切。但在當今的“藝考”標準中,這一點似乎被忘卻了。一位著名藝術院校的招生老師告訴筆者,她最近參與主持“藝考”,數次遭遇很糾結的場景:有的考生長相“硬件”不合“規定要求”,但是某方面很有天賦,才華初露。按照評分標準,她不得不注明“大小眼”、“招風耳”之類的“硬件不合格”特征,然后不管該考生多么優秀,只好說抱歉了。
僅僅因為長相問題,就必須被擋在藝術院校門外?問了從美國百老匯學成歸來的藝術家,他們不約而同地感到匪夷所思:藝術才能是第一要素,未來的演出,需要塑造各種各樣的人物,有時候“丑星”的天地可能更廣闊,因為他們更接近普通人。這應該是常識啊。為什么這樣的常識,在我們這兒還需艱難地“尋求共識”?幾十年不變的“評分標準”難道就不能變革一下?
這里有必要提一下導演姜文的故事。假如當年不是中戲張仁里老師的“竭力主張”,姜文的“招風耳”就會成為致命的“歪瓜裂棗”而慘遭淘汰,更何況,當時的形體老師和聲樂老師都覺得姜文“差強人意”,而獨具慧眼的張老師在姜文的朗誦里聽出了幽默。張老師認為對演員來說,其他的缺憾可以彌補,但是幽默只能靠發現。你看看,一個好的伯樂是多么重要,否則,我們今天就缺了一位能“讓子彈飛”的先鋒影人。
不惟“藝考”,前幾年,有的美術博士乃至古籍研究博士,因為英語達不到規定標準,硬是畢不了業,惹得有的導師憤而辭職。這種不問目的只問標準的人才培養模式,實在需要改革了。不由想到當年北大校長蔡元培的過人之處:他始終堅持兼容并包主義,選聘教師不拘一格,只以能力學識為標準。陳獨秀、胡適、李大釗、劉師培可以同時在北大任教,連著名的;庶h人辜鴻銘也被邀請來講學;而魯迅,按照現在的標準,差不多是一個只有中專文憑的大專肄業生;還有那個小學學歷的沈從文,也在北大任教。這樣的事情,要是按照現今“藝考”的選才標準,絕不可能發生。當年,蔡元培倡導的對“歪瓜裂棗”人才的兼容并包,醞釀成了一種巨大社會動力,對中國社會后來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優秀人才的發現和培養,事關重大。人才從來都是千姿百態的,不可以貌取人,只要有用,就該善待。如果我們的教育體制、人才選拔體制不能適應“最大可能地善待人才”,就必須堅決改革。就眼下來說,不妨從善待長相特殊的人才入手,制定一系列好制度好方法,讓人才真正煥發個人活力。(劉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