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趙氏孤兒》的故事,是看了紀君祥的元雜劇,而更多的人卻是看了京劇《搜孤救孤》,了解了程嬰救孤復仇的故事,后來這出戲被北京京劇院改編為《趙氏孤兒》,成為馬派的代表劇目。
這是一出講述傳統意義上的忠孝和復仇的故事。晉靈公無道,荼害百姓。趙盾勸諫不聽;奸臣屠岸賈殘害趙盾全家。趙媳莊姬公主避入宮中,產生一子,由趙家門客程嬰喬裝郎中將子救出。屠岸賈聞公主產子,進宮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內若不獻出嬰兒,即將國中與孤兒同庚的嬰兒均殺死。程嬰與好友公孫杵臼計議,程嬰舍子,公孫舍身,救出孤兒。后孤兒成人,魏絳回朝,怒打程嬰。程述真情,回府繪圖,告知孤兒發生的一切。孤兒遂與魏鋒等,計誅屠岸賈報仇。
如果原封不動的把這樣一個故事搬上銀幕,這不是陳凱歌的風格。作為一個具有文人氣息的大導演,看他的影片,觀眾總會帶著一種思考去追尋著電影要訴求的主題和對人物命運的考量,這是凱歌導演帶有鮮明個人特質的藝術追求。
《趙氏孤兒》與傳統意義上的元雜劇本有著很大的區別。凱歌解釋了自己的創作動機:“我十幾歲時第一次看了這個故事。如果至今還是糾纏在好人和壞人間較量的話,那么難免落入俗套。《趙氏孤兒》有其現實的意義,這也是我決定要拍這部電影的原因。原來故事中只是突出了程嬰的大義,但究竟是什么使得這樣一個小人物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來求得大義,背后的理由并不令人信服。《趙氏孤兒》這部電影只是想用現代人的節奏、語匯真實再現故事的來龍去脈,而這種真實是我們的電影久違了的東西。”我理解陳凱歌的“突破”,就是用“人性”的說服力詮釋程嬰“舍子救孤”的行為邏輯,而“復仇”并不是刻意而為之,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結果,更不是貫穿影片的主題。平心而論,這對熟悉這個故事的觀眾而言,看影片《趙氏孤兒》是一次帶有挑戰意味的觀賞體驗。
陳凱歌把《趙氏孤兒》稱為“反思之作”,這個反思既夾帶著許多個人經歷的閱讀體驗;又浸潤著對國產影片發展中的憂慮情緒。對于影片公映后觀眾的反應,陳凱歌有著充分的思想準備,他表示:“影片上映后,不管有什么評價,我們都照單全收。有不好的地方,我們要對觀眾說:敬請原諒,下回改正。”對于“反思”,陳凱歌有著自己的解讀。他說:現在整個電影業很興旺,但背后也有風險,一味強調速度、票房、數字,宣傳鋪天蓋地,包裝五花八門,是否該考慮一下可持續性發展,把電影的質量放在第一位,不是殺雞取卵。中國電影票房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數字,但是電影內容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增加憂患意識。
繁榮國產影片需要有陳凱歌的“反思”。在當下這樣一個以票房為最大化利益追求的電影市場,浮躁的環境中保持一種藝術家的清醒,在商業片大潮襲來之時,陳凱歌仍堅持自己的創作個性,不隨波逐流,不向市場低頭,這是繁榮國產影片所需具備的精神品格和藝術氣質,尤其是像凱歌這樣的大導演更要在電影創作中成為標桿性的人物。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趙氏孤兒》曾被法國文豪伏爾泰改編為《中國孤兒》,流傳于世。所以,我看好《趙氏孤兒》,因為,陳凱歌為今年“賀歲檔”殘酷的票房大戰,增添了一抹充滿“人文氣息”的亮色。(吳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