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期間,約有2000位臺灣婦女曾是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圖片取自臺媒)
7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侵華期間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作為后輩,我們理應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然而,一向樂于跪舔日本政府的民進黨當局,卻長期對島內(nèi)“慰安婦”受害者冷漠以對,儼然成了侵華日軍的幫兇。
據(jù)統(tǒng)計,二戰(zhàn)期間約有2000位臺灣婦女曾是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其中,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確認過的幸存者僅59位,已知的最后一位于去年離世。可悲的是,阿嬤們至死也沒能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句正式道歉。
時間雖然遠去,阿嬤們也已離去,但歷史不容遺忘。8月14日是“全球慰安婦紀念日”,臺灣婦援會等民間團體當天發(fā)表四大訴求,包括臺籍“慰安婦”事件在島內(nèi)的“歷史定位”應是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歷史書籍要記載;“2019版課綱”應加入“慰安婦”、軍事性奴隸事件;當局應設立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和展示歷史真相等。
相較于日軍犯下的慘無人道的罪行,這些訴求合情合理,是銘記歷史、追求正義的應有之義,是作為當政的民進黨當局基本職責所在,如今卻要靠民團呼吁爭取,實在諷刺。更讓人心寒的是,在民進黨當局所主導的“2019版新課綱”中,竟找不到“慰安婦”3個字。在當前的臺灣中小學歷史教科書中,僅部分年級的選修課少量提及“慰安婦”,致使很多學生不了解這段歷史。所謂的“臺灣史”也缺乏相關紀錄。
難以想象,阿嬤的血淚史,在民進黨當局的毒手下,就這樣不著痕跡地消失了。從這個角度看,民進黨當局正是加害者。而民進黨當局刻意抹去這段歷史,就是要強制清洗島內(nèi)青少年的記憶,讓他們忘卻甚至不知有這段屈辱的歷史,從而淡化對日本的仇恨,培養(yǎng)一批“親日分子”,向民進黨的路線靠攏。
關于臺課綱中有關“慰安婦”議題的界定,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曾有過幾次交手,這也可看出民進黨對該議題的無情無義。
馬英九上臺后曾檢討陳水扁時期的高中課綱,并作出微調(diào)。在“臺灣史”部分,將原稱“日本統(tǒng)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但這刺痛了綠營的敏感神經(jīng)。民進黨一手推動了“反課綱”運動,其爭議之一正是“慰安婦”議題。2016年,蔡英文一上臺即廢除馬英九時期通過的高中語文和歷史課綱微調(diào),繼續(xù)使用陳水扁時期編制的“臺獨媚日”教科書。
在這種錯誤史觀與“皇民化”思想的毒害下,“誰能證明‘慰安婦’都是被強迫的?”“‘慰安婦’那么多,是自愿、強迫都有可能”“‘慰安婦’是性工作者”“‘慰安婦’議題得罪日本怎么辦?”等言論語驚四座,刷新臺灣社會無知與媚日下限。
“慰安婦”受害者曾遭受日軍無盡折磨,是整個民族的傷痛,對于這段歷史,我們不應也不能忘記。民進黨當局奴顏婢膝,對“慰安婦”議題麻木不仁,反而幫助日軍掩埋侵略歷史,冷血無情、毫無人性,必將遭到島內(nèi)民眾唾棄。(文/望東南)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