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意外!2020選情緊繃,臺當局跟美國談好的導彈價格又漲了
【兩岸快評第485期】
美國的愛國者導彈因在海灣戰爭中成功攔截了伊拉克軍隊發射的飛毛腿導彈,聲名大噪。臺灣當局為了提升防空能力,耗時12年,耗資1791億余元(新臺幣,下同),與美軍搞了個“大買賣”。一方面要對現有的愛國者-2型導彈進行性能升級,另外還要采購愛國者-3型導彈。
這筆耗時、費力、燒錢的交易原本將于明年接近尾聲,但好巧不巧,眼下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進入關鍵時期,藍綠雙方選情緊繃。蔡英文的危機,成了美國人的商機,美國豈肯錯過這個敲竹杠的好機會?
日前,美方以落實項目管理與技術支持采購為名,接連兩次獅子大開口,追加預算。
美國這一張口,吃掉臺灣當局多少錢呢?15億975萬元!錢多花了還不算,整個工期完成時間也從原本的2021年延后至2022年6月,為以后再漲價創造了充分的空間。
美國這種赤裸裸趁火打劫的動作,臺灣當局難道看不出來嗎?張張嘴就多拿15億,臺灣當局難道真的會買賬嗎?雖然聽起來很傻,但答案我們所有人都清楚,當然會!
因為這種事,對于長期以向美國“交保護費”為榮的臺灣當局而言,早就不算什么新聞了。比如,前些年,臺軍采購美國黑鷹直升機時,原價1000萬美元/架的“黑鷹”,賣給臺灣瞬間漲到3500萬美元/架;過了幾年,美軍以物價和匯率變動為由,又把價格提到了4000萬美元/架。
事實上,幾乎在每一次臺灣當局對美軍購當中,合同里寫的成交數字都是一個“參考值”,也可以理解為出租車的起步價或者買房子的首付款。隨著交易推進,里程增加,費用同步上漲。
可以說,隨時漲價、追加預算這種事,無論是美國方面,還是臺灣當局,早就習以為常,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只不過,美國敲臺灣當局的竹杠,不是周瑜打黃蓋,而是竹籃打水;臺灣當局交給美國的“保護費”,換不來保護,只能換來兩岸的敵意,甚至戰爭的火種。
祖國大陸日益強盛,面對兩岸問題,我們除了要正告美國方面,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也要警告臺灣當局,再多的愛國者導彈也攔不住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想永保和平,共謀發展,開創未來,少琢磨導彈,多想想愛國。(文/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