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也許是位好醫生,但沒有這張“藥方”,治不好臺灣的病!
【兩岸快評第138期】
醫生與律師曾經是老港片中最受待見的兩個職業,在臺灣島內似乎也有這樣的氛圍,細數臺灣政治人物履歷,醫生、律師群體可以說為政壇提供了優質的營養基。
相比律師的口才便濟、咄咄逼人、極具煽動力的職業個性,醫生從政者似乎更為內斂,更為務實。當然這種判斷只是粗糙的印象派,具體到個別政治人物,不僅形象各異,風格不同,理念也千差萬別。
這段時間島內最紅火、人氣最高的醫生政客,已經從原來的“臺獨金孫”賴醫師,變成了“臺灣阿伯”柯醫師。
從兩人在政治江湖的綽號來看,就能感覺出兩者在政治理念、為政風格上的差異。賴醫師毫不諱言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根邪苗綠”,在惡人里頭算是“光明磊落”。“金孫”稱號,頗有種九代單傳、家族興衰系于一身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想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頭的敖丙。按照一般狗血劇中的發展邏輯,這樣的角色,往往難掩結局的悲情。
反觀“臺灣阿伯”的名號就和緩親切多了,“臺獨金孫”是政治立場和家族地位的直接體現,“臺灣阿伯”的輻射范圍則從“臺獨”小群體擴展到整個臺灣,里頭還暗含著一股“為臺灣代言”的勁頭和野心。乍聽來普通得一批,仔細琢磨,卻更有嚼頭。
拿梁山好漢做個類比,越是座次排在后段的,綽號似乎越兇惡、越剛猛,“云里金剛”、“混世魔王”、“險道神”,你可能都想不起他們的名字和事跡;而越是座位靠前,影響力大的,綽號反而更柔性,“智多星”、“呼保義”、“及時雨”,這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按照這個邏輯,臺灣阿伯的稱號雖然更柔性,實際似乎更危險。而危險一定程度上,也體現著人物自身的能量和威力。
柯文哲的政治威力有多大?
2014年,他扛起“白色力量”大旗,先降民進黨,再敗國民黨,成為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后的首任無黨籍市長。
2018年,“九合一”選舉,在“韓流”炒熱國民黨選情之際,仍以3567票“慘勝”丁守中。
更重要的是,在臺北市長選舉結果尚未出爐之時,島內政壇和輿論已經開始探討阿伯選領導人的事兒了。
前段時間,隨著韓國瑜贏得國民黨初選,藍綠戰局大體底定。輪到柯文哲上場之時,人們看到的不是柯文哲松口表態參選2020,而是柯文哲組建臺灣民眾黨。事實上,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完美策略,具體考量,是柯文哲自己的事兒,我們這里不做展開,我們關注的是網友的反應。
對于柯文哲組黨,臺灣島內的反應是躁動的,焦慮的;大陸網友的反應則普遍冷靜,甚至無感,保持著“觀察者”的態度。
對于柯文哲的出身、風格和做派,關注臺海局勢的大陸網友,心里有數。縱使臺灣阿伯有左右逢源的本事,手段如詠春高手般細膩莫測,憑借務實的政治態度,經常能找到藍綠、“統獨”群體的平衡點,但如今的2020,不是當年的2008。
2008年,馬英九拿出一劑“兩岸和平發展”的藥方,讓臺灣經濟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成績。2020年,在民進黨當局越發猖獗地折騰了四年“臺獨”之后,不僅臺灣經濟和社會,病狀加劇,兩岸網友,尤其是大陸網友對于統一的迫切性大幅提升,原本作為保險款項的“武統”似乎越來越成為大陸網友解決臺灣問題的優先選項。
“和平發展”這劑藥,力道不足,我們要的是“統一”,最好是“和平統一”。這是一劑猛藥,對于臺灣人來說,也許吃起來有點沖,但卻可以根治頑疾,驅“獨”健體。讓臺灣加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業當中,才是正道和坦途。
但可惜,臺灣阿伯重建的臺灣民眾黨,除了拼音縮寫“TMD”讓人印象深刻之外,在兩岸,甚至更進一步的統一問題上,留下了大大的空白。這與當年強烈追尋中華民族認同,渴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蔣渭水先生首創的那個臺灣民眾黨,已顯現出背道而馳的跡象。
醫生的職業特點,無論外科內科、中醫西醫,治病救人是第一要務;投身政治領域,治社會之病、體制之病、乃至國家民族之病,就是基本的責任和應有的擔當。
臺灣阿伯要做全臺灣最牛的大爺和最好的醫生,兜里沒有統一的“藥方”,即便贏了選舉,最終依然難逃“投機者”的歷史定位。(文/關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