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廈門迎來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賀信中高度肯定了經濟特區為兩岸關系發展做出的貢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大陸與臺灣本就是一家人,同文同語、血脈相連,而福建與臺灣更具有獨特的“四緣”優勢。如今廈門不僅是重要的對臺貿易口岸,更是臺胞在大陸最喜愛的集居地之一。未來廈門應發揮現有優勢,進一步推動建設海峽西岸經濟特區。
評論摘編如下:
古語云“三十而立”,意即30歲是一個人自立和成熟的時候。用它來形容今年迎來30周歲的廈門經濟特區再合適不過。經過30年的建設,廈門已從一個偏僻落后的海島小城,變成海峽西岸的中心城市;從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變成兩岸友好合作的前沿平臺。在這值得慶賀的日子,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特地發來賀信,高度肯定了廈門經濟特區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做出的貢獻,顯示了國家領導人對作為惠臺措施試驗區廈門的關懷與重視。
廈門經濟特區誕生于大陸的改革開放大潮。1980年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倡導下,中央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成立4個經濟特區,為中國的經濟建設打開了希望和機會的大門。而相較于深圳、珠海、汕頭等三個經濟特區,廈門除了成為中國的對外窗口外,還多了一項重任:成為中央對臺政策和發展兩岸關系的試驗田和排頭兵。
也許有人會問,何以中央的政策“獨厚”廈門?其實,這并非中央政府“偏心”,而是“天時、地利、人和”獨厚廈門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陸與臺灣本就是一家人,同文同語、血脈相連,而福建與臺灣更具有獨特的“四緣”優勢。首先是地緣相近:廈門同安距小金門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公里,平潭距新竹僅68海里;血緣相親:臺灣同胞中8成人的祖籍都在福建;文緣相承:臺灣通用方言是閩南語,民間習俗、信仰、戲曲、藝術等都是從福建傳承過去的;法緣相循:閩臺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淵源很深,從宋朝在臺灣設立行政機構到臺灣單獨建省之前,臺灣一直歸福建省管轄,1885年臺灣建省稱“福建臺灣省”。
廈門和臺灣共有的閩南文化,令雙方的風土人情頗為相近,讓臺胞產生如回家般的親切和溫馨。除了自然條件有利廈門吸引臺灣居民跨海打拼和居住外,中央政府多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惠臺措施也進一步完善了廈門的營商環境。1989年經國務院批準,大陸首個臺商投資區在廈門海滄成立。隨后,廈門杏林、集美兩個臺商投資區先后誕生。如今大陸四大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廈門就占了其中三個。1994年廈門還頒布實施了全國首部地方性涉臺法規《廈門市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不過,最轟動兩岸的還是2001年廈金“小三通”直航,為中斷了半個世紀的兩岸海上直航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此外在赴臺觀光方面,廈門也擔任了先試先行的角色。福建居民經廈門赴金門、澎湖游分別于2004年、2007年獲準開通,今年年6月廈門又成為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首批3個試點城市之一。
如今廈門不僅是重要的對臺貿易口岸,更是臺胞在大陸最喜愛的集居地之一,而臺灣也已成為廈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事實證明,國務院把廈門作為對臺交流合作先鋒的策略是正確和成功的。未來廈門應發揮現有優勢,進一步推動建設海峽西岸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