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5日發表社論說,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明天起將揭開半年的展期,以島內選戰硝煙中開啟帷幕,或許有些掃興,但民眾穿過腥臭的政治口水噴泉進入花博的堂奧,徜徉在花木繽紛的庭園,欣賞充滿巧思的綠建筑設計,會對臺灣民間豐沛的軟實力發出更多驚嘆。
社論摘錄如下:
雖稱為“臺北花博”,它其實是整個臺灣花卉園藝加建筑、文化、藝術及科技的一次集體大展演。世界花博辦過49屆,沒有一個地區像臺灣這樣,把詮釋一場園藝盛會的雄心延展到這么遠、這么廣;除了展現花農的妙手和園藝業者的巧思,更把臺灣文化、歷史和科技的精彩全面全搬上花博舞臺,遠超過一次典型花博的定位。這是臺灣難得的國際演出機會。
剛結束的上海世博,相當程度刺激了臺北把花博辦成一個“小世博”的企圖。就性質和規模而言,兩者其實不易相提并論,但同樣半年的展期,臺北花博以100億元臺幣的經費,要吸引800萬人參觀;比起上海世博投入4千億人民幣,接待了7千萬人次,以小搏大的算盤打得更精。這也意味,臺灣在精心策劃自己的演出之外,還得扮好東道主的角色,才算成功。
花博90公頃的園區,近九成花卉都是本土栽植。這些年來,臺灣花農及園藝業者致力栽培技術的研發及專業分工,在國際上已有顯著能見度。綻放的奇花異木,透過工匠巧手散布在各色風格的庭園中,花木無語,蜂蝶自來,處處別開生面,讓人驚艷。專為“空心菜”而來的訪客,亦會有不虛此行的領悟。
驚艷的不止是花卉,而在整個展區設計理念的細膩、用心和進步。毫不喧嘩的新生三館,以謙卑的姿態將自己包覆在草木底下,側身擁抱園中原有的每棵老樹;考慮日后要還地給公園,不在地面打下任何基樁;為避免落腳的鳥類和昆蟲燙腳,完全不用水泥或鋼材。建筑師并從基隆河引進水源,經過礫石及空心菜、茭白筍等水生植物的過濾凈化,用來澆灌花木,更循環利用而為周遭送出22度的清涼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