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絕與馬英九對話之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預告,由于馬英九不出席兩次“民間國是會議”,錯失“與人民溝通的好機會”,因此民進黨將于“五一七”發動人民大游行。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的社評指出:蔡英文這種強硬的態度與她對待陳水扁的軟弱,不但形成強烈的對比,也使人好奇蔡英文究竟在打什么算盤?
社評說,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之初,臺灣民眾普遍寄予厚望,認為以她的清新形象和專業背景,不只可以使民進黨迅速脫離敗選的陰霾,也會真正成為一個理性而有力的在野黨。然而兩年下來,過去冷靜沉著,堅持理想的學者,如今竟然以“暴力小英”著稱,使得外界大為失望。
吊詭的是,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同樣不孚眾望,民進黨內的強硬派最近就公開抨擊,認為黨內現在缺乏強人領導,蔡英文非但太軟弱,而且不能維護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與基本信仰;與民進黨疏離,對于一直污染民進黨的醬缸文化,蔡英文沒有能力自清,處理陳水扁既沒有主見,態度也不夠堅定。對于如此批評,蔡英文居然全都承認,只是辯解這樣并沒有錯。
社評說,平心而論,蔡英文與傳統民進黨政客的嘴臉確實不相同,只是她自己的本來面目也越來越模糊。最近一年來,她的表現可以用“四不一沒有”來描述。首先,她改變不了民進黨的路線,仍然往“仇中趨獨”的死胡同里鉆;其次,她切割不了跟陳水扁的關系,使民進黨走不出陳水扁的陰影;再者,她抗拒不了“獨派”的壓力,使民進黨仍然被少數“鐵桿深綠”裹脅;此外,她保證不了民進黨的作風,動則就以街頭路線和民眾抗爭來恫嚇執政黨,最后,當然是沒有領導能力。
這樣的批評或許有些嚴厲,但并不過分。身為島內最大在野黨的黨主席,蔡英文應該重視的不只是她個人或民進黨的前途,而且是臺灣的“前途”,觀察問題或是做出判斷就不能著眼于民進黨的一黨之私,而必須考慮臺灣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
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為例,蔡英文既是國際經濟法專家,又參與過WTO談判,并曾擔任“陸委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當然明白臺灣當前處境之艱難,也了解臺灣與大陸經貿往來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更清楚臺灣在國際間被邊緣化的危險,所以她當然知道ECFA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但令人扼腕的是,蔡英文非但一味杯葛ECFA,還極力貶抑ECFA的功能,哪里有一點學者風范,又哪里看得出政治家的襟懷!
誠如馬英九所說:“朝野若能從臺灣之愛出發,以人民利益為先,天下無不可化解之歧見,亦無不可合作之政黨”。深盼蔡英文能三復斯言,以大局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