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親綠媒體和民調機構長期以來不斷發布民調,希望以“數據”說服民眾:大陸不敢“武力犯臺”,因為美國“必然出兵干預”。
2019-04-12
不根治民粹主義的病,臺灣無論哪一黨上臺執政,結果恐怕都一樣。
2016-04-22
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社論指出:幾經波折,國民黨終于在10月17日召開臨時全代會,廢止洪秀柱的“總統”參選資格,征召新北市市長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參選。自7月19日在國民黨全代會無對手而勝出,代表國民黨參加下一屆臺灣“總統”選舉的洪秀柱,成為首個通過國民黨黨內初選,卻在3個月后被黨內取消提名的候選人。國民黨這輪“換柱”風波,非但在臺灣內部激起爭議,相信也將對國共兩黨乃至兩岸關系,形成一定的沖擊。
2015-10-26
太陽花學運凸顯了兩岸青年交流及相互了解的重要性。雖然臺灣青年對兩岸關系升級存有恐懼,但實際上,臺灣一家電視臺最近的民調顯示,有三分之一的臺灣青年要到大陸發展,而有過半數認為,在大陸就業的薪水與發展較臺灣好。如何擴大臺灣青年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兩岸關系的進程。
2015-05-06
盡管國民黨今天所面對的挑戰,嚴峻復雜程度不下當年,卻不意味著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畢竟,兩岸的和平、臺灣的未來,都還是與中國國民黨的命運血肉相連。
2015-01-19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社論說,吸食大麻成為近年全球潮流風氣,影星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及臺灣藝人柯震東因吸食大麻被北京公安拘捕引起震撼,一時間大麻又成了熱議焦點。新加坡中央肅毒局連續4天展開全島掃毒行動后,搗毀一組青少年大麻吸食者和其他濫用毒品者,共逮捕了98人,另有9人涉嫌販毒,并起獲72克海洛英、19克冰毒、56克大麻及五顆“愛他死”藥丸。
2014-08-25
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發表社論說,作為兩岸分治65年以來中共官階最高的訪臺官員,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此行,除了政治上的象征意義,更有實質上的政治效果。他與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的會晤,達成了具政治意義的收獲——雙方對兩岸兩會(大陸海協會、臺灣海基會)互設辦事機構達成高度共識,且還將納入人道探視的職能。張志軍繞開敏感的臺北市,把行程重點放在臺灣政治中心以外的東南部,也是要將政治觸角伸展到臺灣草根,尤其是中小企業者、農漁民、青年學生、大陸配偶等基層民眾。
2014-06-27
縮小到個人的范圍,除非身在窮鄉僻壤,現代人幾乎已經不能想像,沒有了互聯網及智慧手機的日常生活。量子計畫的誕生,意味著個人隱私的終結。就如蘇聯解體后,其核子武備可能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一度成為全球安全的夢魘一樣,量子計畫所代表的科技威脅,同樣也存在類似的風險。如今,連不聯網的電腦都無法保障絕對的隱私安全。然而,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人類別無選擇,只能在這個更加讓人感到無助的網路環境里,小心翼翼地尋求自保的辦法。
2014-01-17
本來,中日兩國同時為全球第二及第三大經濟體,是東北亞有史以來最具發展潛能的機遇期。雖然同為冷戰殘余的朝鮮問題,不時會威脅地區穩定,只要中日維持基本共識,東北亞依然能保持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火車頭的地位。可惜的是,當歷史成為達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基本的外交互信便遲遲難以建立。靖國神社本來是祭祀自明治維新以來,為國捐軀的亡靈,不無其正面的文化意義;可是一旦淪為政治工具,非但日本國難以靖,整個區域恐怕也要面對更大的不靖。
2013-12-27
中共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于11月12日結束,并發表了全會公報。公報說,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總書記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按照慣例,《決定》大約在一周后公布。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社論說:根據公報所透露的內容,可以窺見本屆領導層的改革思路。與會前外界議論紛紛的高期待不同,習近平所主張的全面深化改革,并沒有脫離改革開放30多年來循序漸進的做法,也比較符合中國當前所處的實際條件。
2013-11-15
大統長基、富味香、福懋等食用油大廠相繼爆發“攙偽”事件,這些廠商部分產品甚至取得“食品良好作業規范(GMP)”認證,成為食品安全的最大諷刺。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對于黑心食品GMP認證應予注銷,相關部門更應對GMP認證嚴格控管,絕不能讓黑心廠商為所欲為。
2013-11-08
新加坡《聯合早報》7日刊文分析臺灣食品安全問題,文章指出,2011年爆發塑化劑至今年5月的淀粉事件,臺當局都稱始料未及,這回臺灣三大油廠商長期魚目混珠,以低價混油欺騙消費者,臺當局還發給這些廠商優良獎章,使公信力蕩然無存,臺灣美食的聲譽不僅摧毀殆盡,連食品安全信心也幾乎全面崩潰。
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6日發表署名喬新生的文章指出,臺灣當局應修改“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以此作為改善海峽兩岸政治關系的良好契機,如果臺灣繼續固步自封,或者在海峽兩岸政治交流方面采取閉關自守、不合時宜的政策,那么,海峽兩岸的政治交流將會變得不可持續。
2013-06-06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