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破解政治難題?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舉辦的兩岸關系研討會提供了一條新思路,與會學者給出了兩個關鍵詞——“共同利益”與“和諧發展”。
“共同利益”不能僅限經濟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步入正軌,從直航、直郵、金融合作到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游,再到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利益”一直是兩岸互動中最常使用的詞匯之一。不過與會學者指出,這個詞必須被賦予新內涵,方能適應兩岸新局的要求。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周志懷說,兩岸當前都在強調的“共同利益”,更多地還偏重于經濟利益,兩岸不能以此為滿足,還應擴大共同的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石才會更為穩固。
上海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杰把兩岸共同利益分為兩種:非政治利益和政治利益。兩岸間的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防災減災、海上搜救、能源開發利用等兩岸同胞生存發展的共同需求等,都屬非政治利益;政治利益則包括共同打擊犯罪、司法互助,臺灣謀求國際空間等政治敏感性較低的利益,也包括更為敏感的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等議題。
那么,兩岸共同利益如何在兩岸關系發展過程中發揮作用?“兩岸共同利益越多,同胞之間合作雙贏的機會就越多,兩岸民眾情感融合的渠道就越多,形成共同價值的可能性就越高,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就越不可逆轉。”倪永杰說。
但學者也指出,兩岸要擴大非經濟層面的共同利益,仍面臨不少障礙,如“臺獨”勢力的阻撓,“臺灣主體意識”發展成只顧臺灣利益而罔顧大陸利益的“臺灣優先意識”,臺灣與大陸長期進行軍事對抗,國際反華勢力的干擾等,都是兩岸共同利益的威脅。
在此局面下,該如何擴大兩岸共同利益格局?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劉相平認為,形塑兩岸共同利益,應遵循“從下而上”的方法,即由社會經濟、文化生活而社會政治生活,先民間后官方,打下堅實的經濟文化基礎,才能建立起兩岸共同利益的宏偉大廈。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李鵬指出,兩岸要在觀念層面上形成基本共識,如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中華文化的弘揚、臺海和平的維護,加之和平穩定的臺海環境,雙方務實進取的合作行動,再加上機制的保障,即能確保兩岸共同利益持續成長。
最為敏感的兩岸政治共同利益,又該如何增進?倪永杰的觀點是,兩岸需要提出相互的戰略保障和政治承諾,包括鞏固和深化“九二共識”,臺灣自覺遵守“一中憲法”,雙方盡快確立“一中框架”,并以“兩岸共同論”來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共同發展。
從和平發展到和諧發展
從和平統一到和平發展,大陸對臺政策的演進勾勒出一條積極務實的軌跡。與會學者指出,沿著這一軌道行進,兩岸關系追求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和諧發展。
有臺灣學者說,兩岸關系的正常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和緩,即進入無惡性挑釁階段;其次是和平,意味著兩岸之間無戰爭威脅狀態;最終兩岸關系還必須更上層樓,邁入和諧層次,這足可以使兩岸關心的所謂統、“獨”成為無意義的話題。
所謂的兩岸“和諧”,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周志懷描述為“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展軌道后所達成的和平共處、透明穩定、合作協調、相互依存和發展有序的一種良性互動狀態”。
這樣的和諧該如何達成?在周志懷看來,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塑造兩岸共同價值。他指出,2008年以后兩岸關系所發生的歷史性轉折,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兩岸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廣泛,但也應看到,隨著兩岸關系發展的深化,僅靠惠臺讓利,靠“物”的調節,已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快速變化,因此兩岸共同價值的建設必須快步跟進。
他說,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時期,島內原有的許多價值觀念已被打破與顛覆,新的價值體系尚待建立,兩岸應擱置意識形態爭議,大力創造和諧發展價值觀形成的內外環境,建構越來越多的兩岸共同價值,并使之成為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紐帶。
這在實踐上如何操作?周志懷提出,首先應致力于實現臺灣社會內部的和諧,即消除部分人對大陸的誤解、疑慮和敵意;其次要最大限度地消除“臺獨”分裂元素;同時,兩岸雙方必須培育更為理性與成熟的對話機制。“君子所追取的‘和’,乃是在不犧牲原則下的‘和’,任何單方面的、天馬行空式的放話,往往成為對方難以接受的噪音。” 周志懷說。
在差異中尋求“和諧”
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說,兩岸已經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但和諧與和平是不同的概念——和平來源于人為創造,和諧回歸于自然;和平需要制度保障,和諧建立在心理之上;和平的基礎是平等,而和諧是以承認差異為基礎,尊重差異,相互尊重。
“如果我們希望兩岸關系不僅是和平,而且是和諧,就要朝另一個方向努力。”楊開煌說,兩岸要和諧,要克服許多不利因素,包括雙方歷史記憶的不同,相互懷有敵視與輕視,雙方缺乏平等尊重,現實利益考量不同等,同時,兩岸關系發展過快,美、日等國家利益受到觸及,必會出手干擾。
他提出,要化解這些障礙,雙方首先要調整對差異的認識,過去一直強調求同存異,但“差異可能正是兩岸能夠和諧的重要資產,不是交往中求同,而是去認識不同,相互學習,因為不同,交流才更有價值,差異是珍貴的東西。”同時,兩岸應建立合作機制,相互學習如何面對問題,消除彼此的敵意和輕視。最后,要從全球化出發,化解周邊國家的疑慮。
在當前新形勢下,提出“和諧發展”,可謂適時而切題。與會學者表示,這對于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具有重要意義。(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