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某地征兵現場,筆者看到這樣一幕:有的青年放棄萬元月薪,行程1300余里,專門從上海趕回老家,只為應征入伍。青年的心聲是:應征入伍,公私兼顧。公:應召參軍,效力國防,青年之責,不容推卸;私:當過兵的人,真的不一樣:為人豪爽,遇事有主見,做事有魄力。部隊,是有志青年向往已久的能人學堂。
由此,筆者想到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曲《軍營男子漢》,唱的就是軍人與眾不同的氣質和過硬作風:如,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等等。但這些優秀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軍營的大舞臺大熔爐中歷練得來。軍營,之所以對有志有為青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正是因為多年來積累的能打勝仗、作風過硬等優良傳統。而且可以相信,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深入,隨著官兵形勢戰備教育、軍人職責教育和戰斗精神培育的加強,隨著各級更加注重在艱苦環境和實戰條件下摔打鍛煉部隊,部隊的虎氣朝氣也將更強,對于社會青年的吸引力將更大。
但增強軍營吸引力,在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建設過硬部隊的同時,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形成增強軍營吸引力的內外合力。
軍人的職業屬性,使之承載著社會一般行業無法比擬的艱苦和風險,最需要犧牲奉獻精神,同樣也需要通過社會的支持來完成榮譽感的培植和塑造。應科學統籌軍事教育與國防教育資源,建立多層次的國防教育培養體系,讓每一個熱血青年都能體會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內涵。當前,有的軍事強國選擇通過建立少年軍校或類似組織,從小就開始磨煉青少年的意志,激發青少年的國防意識。美國的童子軍、俄羅斯的少年軍校等運作多年,收效明顯。通過后備訓練項目,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軍事素質,體會到“什么是軍人、軍人是干什么的”,能夠讓年輕人認識到軍旅生涯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段經歷,激起年輕人對軍旅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軍隊不生產谷物,卻生產和維護安全。凡是有遠見的國家,無不把優待軍人作為保持軍隊戰斗力的重要手段。素有戰斗民族之稱的俄羅斯以英雄名字命名城市、街道、艦船已成傳統。有的國家則大力推進軍人家庭援助計劃,以化解軍人家庭難題。軍人家庭工作雖然不能直接生成戰斗力,但對戰斗力的生成、鞏固和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高層就把軍人家庭保障工作提升到戰略位置。美軍各級指揮人員高度重視家庭支援計劃,各級都設有軍人家庭工作機構,專人負責。與此同時,美國積極調動社會力量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制度保障,幫助軍人家庭解決實際困難,形成關心軍人家屬的良好社會風氣。
增強軍營吸引力,最根本的是國家在頂層設計上理念明確、立法得力、措施具體、落實到位。從國家層面立法推動英雄文化傳承等工作,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凈化涉軍輿論環境,濃厚崇軍尚武的社會氛圍。健全完善軍人榮譽制度,建立軍隊勛章和軍隊榮譽稱號落實制度,給予受表彰人員相應政治、經濟和社會待遇。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把軍人軍銜、服役時間、職務級別、實績貢獻與安置優撫掛鉤,加大退役軍人創業扶持力度。
“沒有一支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這一著名論斷,至今仍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只有深刻理解全社會鞏固國防的重大意義,才能促進形成人人關心國防、熱愛軍隊的濃厚氛圍,增強現代軍營的吸引力。(曾 波)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