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難忘二戰 追憶歷史(五):雪中送炭的蘇式裝備
昆侖關戰役博物館(資料圖)
央廣網5月12日消息 采訪組和國防大學劉波教授來到位于廣西南寧市的昆侖關戰役博物館。1939年12月,中國最精銳的以第五軍為主的機械化部隊,就是在這里和日軍的王牌機械化部隊板垣師團打了一場硬碰硬的惡仗,攻克了昆侖關,殺傷日軍4000多人,取得了名震中外的昆侖關大捷。昆侖關戰役博物館館藏圖片及文物一千多件,真實再現了中國軍民抗戰的決心和英勇殺敵的場面。博物館里陳列不少的蘇式裝備,劉波教授說,蘇聯援華的這些武器裝備與昆侖關戰役的勝利有很密切的關系。
這一仗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使用了大批蘇聯援華陸軍裝備,特別是第五軍200師,是以蘇式裝備為主的機械化師,是當時中國軍隊火力最強的陸軍師。除此之外,第五軍還主要裝備了T-26坦克,有蘇式反坦克炮,主要有37mm和45mm兩種型號,蘇聯的吉斯-5、吉斯-6軍用卡車,蘇式115mm榴彈炮,蘇式輕重機槍,76mm的高射炮。
T-26坦克(資料圖)
T-26坦克是蘇軍在30年代的主戰坦克,曾用于西班牙內戰和蘇芬戰爭,在1938年臺兒莊大戰中,T-26坦克發揮了重大作用。在1939年的昆侖關戰役中更加功不可沒,整個抗戰期間蘇聯援助給中國82輛,這個坦克火力較猛,能夠輕松壓制日軍當時的97式坦克,對付日軍的94戰防炮,可以一炮轟一個,在昆侖關大戰中,杜聿明指揮第五軍就是采用坦克分隊同步兵、炮兵協同作戰,對日軍進行東西夾擊,最終擊敗了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
吉斯-5軍用卡車(資料圖)
吉斯-6軍用卡車(資料圖)
除T-26坦克外,第五軍下屬的摩托化步兵團主要裝備的就是吉斯-5、吉斯-6卡車。吉斯卡車長得丑,但卻管用,車結構簡單、維修便利、可靠性高。當時日軍機械化程度高,中方是以步兵為主,一打仗就吃虧。卡車可以讓火力和機動力效能成倍提高。在運輸方面,這種卡車一次可以運送一個步兵班,另外還能運送糧食和物資。蘇聯給中國的大批援華軍用物資主要就是靠吉斯-5、吉斯-6卡車從西北國際大通道源源不斷運到西安、重慶、武漢等地,再送到各抗日前線。吉斯-5卡車因為回程時運了大量的裝載羊毛到蘇聯,又被稱為羊毛車。而在吉斯-6上加上多管火箭炮,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抗戰期間,八路軍駐重慶、武漢、桂林西安等地辦事處,用的車也是吉斯-5和吉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