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網絡戰部門工作場景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5月6日發表題為《網絡戰武器庫可能具有的模樣》的報道稱,五角大樓在最近幾周里已經明確表示,網絡戰不再只是一種未來時代的威脅。美國國防部上個月發表了有關與敵人進行在線交戰的更新版網絡戰略。該方案勾勒出國防部保障政府以及美國企業所運行的網絡、系統和信息的努力。
國防部網絡戰略的一個主要部分是支持五角大樓的“網絡行動部隊”,這是國防部從2013年開始組建以便執行網絡空間作戰的一支力量。
該戰略并未詳細談及網絡行動部隊將用來發動其戰役的數字武器。但人們通過觀察已在互聯網泛濫的惡意軟件以及用于干擾數字通信的軍事技術,不難獲得關于數字武器的信息。2007年11月破壞了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廠的“震網”蠕蟲病毒,是網絡戰武器的一個早期范例。沒有人正式承認自己是“震網”病毒的主人,盡管有眾多傳言指美國和以色列是該病毒的制造者。與該病毒相關的一種名為“火焰”的戰略性惡意病毒則更為詭秘,它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收集情報并通過藍牙方式把情報傳送出去。
前五角大樓網絡專家歐薩米·薩伊賈里,目前開辦了一家名為網絡防御事務所的咨詢公司。他說,網絡戰的要素與使用槍炮和炸藥的常規戰爭如出一轍。進攻者將尋求破壞諸如電力、電信或銀行業等關鍵基礎設施,其手段是破壞控制這些基礎設施的計算機系統。薩伊賈里說:“制造這種破壞的手段通常是通過形形色色的途徑把某種形式的惡意軟件植入上述計算機系統,包括利用某種已知但尚未修復或是尚未被發現的薄弱環節,以黑客手段對系統進行滲透。”
薩伊賈里指出:“所有具備技術能力的國家都在發展進攻性和防御性能力,以便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網絡沖突——既可能是單純的網絡戰,也可能是有真槍實彈參與的更大范圍沖突的一部分。許多此類國家的目標是能夠在國家利益需要的時候,無論任何場合和任何時間,都能對網絡空間的任何部分行使完全的主宰和控制。”
空軍研究試驗室正在征集可以提供網絡欺詐能力的項目,以便使指揮員能用來“提供假信息,迷惑、延遲或者阻止網絡攻擊者,以使友軍受益”。根據美國陸軍的一份專題報告,網絡戰的另一個方面可能是采用網絡電磁活動“奪取、保持或利用在網絡空間及電磁頻譜范圍內相對于對手和敵人的優勢”。根據《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分析》雜志2014年報道,電磁攻擊已經在韓國發生過:2010年有超過500架進出該國仁川和金浦機場的飛機曾報告說出現了GPS失靈。經查,這些電磁場的來源是位于仁川以北大約50公里的朝鮮開城市。
網絡戰本身或許難以定義,但是制訂網絡條約卻是更大的挑戰。薩伊賈里說:“在某種意義上,這有點像是以前在沒有法制的美國西部同要搶銀行的劫匪商談不搶銀行的協議。許多國家將因為規則的缺失而獲益。許多國家正在探索這個新的戰爭領域。”
他還表示,更為重要的是,由于網絡空間內行動的復雜性,很難確定這些行動的責任歸屬,“因此對違反條約的行為作出懲處將是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