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解放軍軍事演習
原標題:中國30余年無戰事,畏縮不前的懦夫多了
習主席曾多次指出,軍人還得有血性。何謂“血性”,顧名思義指的是愱惡如仇,敢當敢為,不向邪惡勢力低頭的氣質和品質。
翻開我軍的成長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詮釋了它的真正含義。
那就是不怕死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明知不敵也要敢于亮劍。長征途中,當戰斗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總司令朱德沖在前沿陣地。他說:“只要紅軍勝利,區區一個朱德又何惜!”
那就是戰斗到最后一個人也要守住陣地的責任和擔當。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那就是困難面前不低頭,敢讓高山低頭、敢令河水改道的雄才大略。1935年5月25日9時至29日17時,短短的4天又8小時的時間里,紅軍兩次上演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強渡大渡河和飛奪瀘定橋。戰后劉伯承跺著腳說:瀘定橋呀,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
那就是大愛無言,為祖國利益不計個人得失的價值取向。1937年12月初,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山西省洪洞縣給母親寫了一封信: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
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歷來不乏“血性”之師。“有血性”已經成為我軍一脈相傳的紅色基因。毛澤東曾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斗下去。”
精神不是萬能的,沒有精神卻是萬萬不能的。我國已30多年無戰事,人民軍隊是否還保持著當年那股“血性”?答案不容樂觀。當你走進軍營,總能聽到個別軍人把以人為本和嚴格管理對立起來,把滿足正當需求與強化自我約束相提并論,把關愛身心健康與降低訓練標準畫上等號。有的甚至錯誤認為:“年年喊狼來了,狼在哪兒呢?”“準備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輪上我。”“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獨生子,我死了家里人怎么辦?”凡此種種,如果任其下去,軍人身上的“血性”沒了,“驕嬌二氣”盛了;敢打仗打勝仗的勇氣沒了,畏縮不前的懦夫多了。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