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報道,1月8日,美軍參聯會聯合參謀部主任、空軍中將大衛·高德費恩簽發備忘錄,將“空海一體戰”作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美國軍方將在2015年底前向外公布新的作戰概念。
外界十分好奇,這個受到美軍高層重視的作戰概念為什么會如此短命,美軍為什么要在其公布僅有5年的時候就對其更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這份冷戰思維支配下的產物完全是臆想,與現實背道而馳。“空海一體戰”理論是對冷戰時期美國和盟國創造的“空地一體戰”理論的簡單復制和移植。“空地一體戰”理論強調加強陸軍與空軍建設和一體化作戰,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為作戰對象,以歐洲中部為主要戰場,進行空地聯合作戰。“空海一體戰”產生于冷戰結束后20余年,但其內容和指導思想仍然充滿了冷戰思維,所不同的是把作戰對象由蘇聯改為了中國,作戰地域由歐洲大陸移到了西太平洋,作戰方式由空地聯合變為空海聯合,以摧毀中國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為作戰目的。事實上,中國軍隊從來沒有制定過以拒絕美軍進入西太平洋為目的的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
其次,“空海一體戰”理論嚴重違背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不利于中美發展新型軍事關系,同時也從根本上損害美國自身利益,從一出臺就受到了美國戰略家的質疑和反對。美國戰略家認為,與美國對華實施的其他牽制策略相比,“空海一體戰”很可能會激起中國的不信任甚至敵意,造成中美間的軍備競賽,并最終導致核戰爭。美國一些戰略家指出,“空海一體戰”的目的是為了擊潰中國。當年“冷戰”的特點是相互威懾,美國與蘇聯都為對方設定了一系列紅線,并清楚這些紅線是不能跨越的。而“‘空海一體戰’讓美國有機會以擊潰中國為目的在中國領土上開戰”,“這樣的戰略無異于霸權主義干預”。
第三,以重點發展海空軍為目標的“空海一體戰”在美國由來已久的軍種競爭中受到了來自陸軍和陸戰隊的強烈抵制。“空海一體戰”的核心兵器是海軍航母戰斗群、空軍戰略轟炸機、太空情報監視系統、航空情報監視系統以及情報處理和指揮中樞,從而形成一張“空海一體戰”網絡。在軍費不斷降低的情形下,美軍對現有機構、編制、裝備、采購正在進行相應調整。在實施至少取消陸軍7個戰斗旅等瘦身措施的同時,加強了空、海軍裝備的研制和采購。除保留美國轟炸機隊和研制新的轟炸機外,美國還將進一步完善正在試驗中的F-35型聯合攻擊機。盡管美國軍備預算削減,美國海軍仍將保留11艘航母。在美國國防預算中,海軍、空軍軍費開支呈上升勢頭。這無疑引起了美國陸軍和陸戰隊的不滿。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官員們認為,“空海一體戰”概念太過聚焦于海軍和空軍所扮演的角色,應該修訂該概念以增進聯合作戰。
從目前媒體報道的情況看,美軍新的“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應該與“空海一體戰”概念有所不同,似乎不像后者那樣要強行進入中國領土領空對中國內陸目標實施所謂的“致盲”打擊。但也可看出,無論“空海一體戰”概念,還是修改后的“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概念”,都是要追求美軍在全球公域的自由進入,包括繼續謀求和保持在他國12海里領海外的所謂海洋“公域”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和軍事優勢。(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張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