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網站12月23日報道稱,從波羅的海到中國南海,天空成了美國及其盟友的飛行員與中俄對抗的新戰場,其規模之大,自冷戰以來前所未見。外國專家認為,一些中國戰機的激進行為可能是由于初級飛行員的魯莽所致,而并非是來自北京的指示。因此,北京應該為這些官員進行更好的風險管理培訓,否則就會再現2000年中美戰機沖突的風險。在那次事件中,中國飛行員死亡,而美國飛機被迫降落到中國。
無論前任或現任的官員都認為,這對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輕松執行了十多年飛行任務的空軍部隊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變。在這場空中較量的背后,是西方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分裂問題上的高強度對峙。中國依靠經濟實力的增長不斷加強軍事建設,在海洋邊界問題上與多個鄰國陷入紛爭,這些國家中有一些與美國簽訂了結盟條約。
隨著瑞典指責俄羅斯的軍用飛機幾乎撞到一架民用客機,爆發意外事件甚至是沖突的風險正在提升。今年8月,正當中日戰機在爭議島嶼不斷較勁之時,一架美國偵察機與一架中國戰機在南海上演了一場“空中抵近”。“事態一直在顯著升級,尤其是去年,”前美國飛行員、現任華盛頓戰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克里斯多夫·哈默稱,“這些事件發生的規模25年來前所未見。”
去年7月,馬來西亞航班MH17在烏克蘭東部被擊落,政府軍和俄羅斯支持的叛軍正在該地交火,這警示人們民用飛機在飛越交戰領空時也會遇到危險。北約在本月早些時候聲稱,由于俄羅斯戰機不斷接近其領空,北約戰機被迫緊急升空400余次,這一數字是2013年的2倍。
波羅的海和北歐國家特別報告了俄羅斯空軍不斷升級的行為——這些國家全是北約成員國或歐盟成員國,或者兩者兼有。瑞典和丹麥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指責俄羅斯在瑞典南部的“空中抵近”行為。
“這不僅是飛機增多的問題,而且還關系到他們指揮這些飛機的方式問題。”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對媒體稱。他稱,俄羅斯飛機沒有向空管部門登記,也沒有出示飛行計劃或打開應答器,溝通儀器便于飛機在飛行時定位。航空專家稱,廉價航空時代的到來提升了波羅的海地區的民用飛機數量,這一數字至少是冷戰結束后的2倍。
前美國海軍飛行員哈默稱,在冷戰時期各方都對事故風險非常警覺。雙方大多數中隊指揮官都執行過數年的飛行任務。前美國空軍情報官員克里斯蒂安·林·格林伯格撰文稱,一些中國戰機的激進行為可能是由于初級飛行員的魯莽所致,而并非是來自北京的指示。他稱,“飛行員的魯莽,可能更代表了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下級指揮官尋求冒險的心態。”
格林伯格還認為,北京應該為這些官員進行更好的風險管理培訓,否則就會再現2000年中美戰機沖突的風險。在那次事件中,中國飛行員死亡,而美國飛機被迫降落到中國。
專家稱,在波羅的海以外地區,他們擔心中日會在釣魚島爆發事件,幾個世紀以來的民族分裂可能會導致事態激化。“有些時候,一些頭腦發熱的年輕飛行員相信他們的國家榮譽受到了侵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方官員表示。最終,爆發事故的風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有官員稱,在海灣地區,伊朗和美國的軍隊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就在起爭執,雙方都很擅長避開對方。(知遠 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