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田再出發
(一)
古田,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一支偉大軍隊的涅槃之地。
85年前那個冬季,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資本主義國家最大的一場經濟危機,中國的目光聚焦在“軍閥重開戰”的亂世危局。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沒有人注意到,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個小山村召開了一次會議,更沒有人會預見,這次會議將改變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影響未來世界的格局和進程。
這次會議究竟給中國共產黨人帶來了什么?給我們這支軍隊帶來了什么?歷史作出了雄辯的回答: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上建黨,政治上建軍,由此確立了軍隊建設的歷史方向和根本原則,規定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任務,人民軍隊從此有了“根”和“魂”,從而“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迸發出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磅礴力量。
當年,從古田出發,黨領導我們這支軍隊完成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業。
當前,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習主席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了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確立鮮明時代主題,引領我們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今天,在習主席率領下,我們從古田再出發。
(二)
85年前,古田究竟發生了什么?
中國革命走到了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這是一個決定興衰成敗的時代拐點。
大革命失敗的陰霾,井岡山陷落的烏云,“紅旗還能打多久”的悲觀,黨內分兵分權的爭議,紅軍內部種種舊軍隊的積習,人們思想中的迷茫和困惑,危及著這支軍隊的前途和命運。賀龍元帥后來回憶時曾這樣形容:“那時候的軍隊,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會散掉。”
這是一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中的陣痛。千百年來,多少支隊伍揭竿而起,一次次革命風起云涌,有的轉瞬間灰飛煙滅,有的雖然一時間改朝換代,但是人民的命運始終沒有走出受壓迫被奴役的苦海。
紅軍會不會重蹈歷史覆轍?共產黨人能不能改天換地?我們這支以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為主要成分、打著舊軍隊胎記的隊伍,能不能改造成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答案,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也沒有先例。
黨史專家曾漢輝這樣評價:“古田會議是里程碑,更是分水嶺。”在我們黨和軍隊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有很多,但稱得上“分水嶺”的,古田應該是第一個。
古田會議作為“分水嶺”,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走向。我們要建立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就在這里定型了。人民軍隊從此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確立了我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確立了我軍政治工作一系列方針、原則和制度。這“三個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使紅軍與一切舊軍隊區別開來。
親歷過古田會議的羅榮桓元帥回憶說:“我們不像舊軍隊,也不像外國,我軍有特點,歷來就是反對‘我’的,用只是用‘我們’。”中國歷史上形形色色的各式軍隊,都是“我”字打頭。只用“我們”不用“我”,道出了古田會議的精髓,回答了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軍事觀點與政治觀點、分權主義與集中等一系列攸關紅軍領導權的根本問題,明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政治方向,使紅軍成為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從此有了“根”和“魂”。
正是因為扎深了根,鑄牢了魂,人民軍隊從古田出發,歷經坎坷而不散,遭遇挫敗又奮起,在血雨腥風中堅不可摧、在艱難困苦中勇往直前;
正是因為扎深了根,鑄牢了魂,人民軍隊創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奇跡,創造了八年浴血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奇跡,創造了橫掃國民黨八百萬軍隊如卷席的奇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清醒劑。85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主席深刻指出,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面對國際戰略形勢和國家安全環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國家和軍隊改革的新風險新挑戰,面對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新矛盾新問題,我們重溫古田會議精神,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至關重要。
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中,我們怎樣高擎先輩的火炬,怎樣傳承“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紅色基因,是歷史賦予的擔當,是時代給出的考卷。
(三)
一支強大的軍隊,需要鋼鐵般的信仰。
1929年的春天,紅四軍打下長汀,利用接收的服裝廠,趕制了4000套軍裝,紅軍第一次有了統一的服裝。此前,紅軍官兵穿的衣服五花八門,有農民的短衫、賬房先生的長袍,有地主的馬褂、鐵匠的坎肩,有的甚至穿著白匪的服裝。
然而,比服裝更混亂的是思想。有人想打進城里大吃大喝享清福,有人想打回老家娶個老婆分塊地,有人想劫富濟貧當“山大王”……古田會議對這些形形色色的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了尖銳批評、全面整肅和深刻改造,使這支軍隊擺脫了舊軍隊的歷史慣性,使紅軍官兵成為具有堅定革命理想的無產階級戰士。
靠著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支軍隊有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打敗了,又重振旗鼓,愈挫愈奮;打散了,又很快聚起來,越聚越多。同一個兵,昨天在白軍貪生怕死,當了紅軍像換了個人,打起仗來不要命。
習主席指出,近現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只要理想信念不垮,我們這支軍隊就永遠打不垮。”
但是,信仰不是一勞永逸的,堅守信仰是沒有硝煙的戰斗。槍林彈雨之中保持信仰不易,杏花春雨之中保持信仰更難。當年,黃炎培從延安歸來曾經告誡:“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
所謂“漸漸放下”,就是習主席講的“溫水煮青蛙”現象。從“漸漸好轉”到“漸漸放下”,多少王朝帝國、多少王師勁旅,最終沒有逃脫歷史的周期律。
今天,我們徹底告別了當年饑寒交迫的歲月,過上了富足安定的幸福生活。然而,各種各樣的誘惑也在纏繞著黨員、干部,一些人不知不覺被“請君入甕”——
有的表面上調門很高,實際上是政治上的“兩面人”;有的臺上講馬列,實際上精神虛空,“不問蒼生問鬼神”,靠菩薩保佑,信“大師”指點;有的表態時信誓旦旦,實際上立場動搖,是非不分,在政治原則問題上繳械投降;有的看上去忙著“劃槳”,實際上在忙著“撈魚”,甚至隨時準備“跳船”;有的嘴上講廉潔奉公,實際上把權力當作“變現”工具,貪得無厭,生活腐化,道德墮落;有的看似情趣高雅,賞石玩玉,實際上玩物喪志,搞權錢交易……
黨員干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思想上長了蛆,信仰上生了霉,放松了黨性修養,滋生了享樂思想,走著走著忘記了為什么出發,忘記了要到哪里去。
思想道德的滑坡是最嚴重的滑坡,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只有永遠堅持“思想建黨、政治建軍”這個根本原則,夯實理想地基、筑牢信仰大廈,我們這支軍隊才能永葆本色,在任何風險和考驗面前堅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