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12家。中國反壟斷法終于開始發威了。20日,隨著中國宣布對日本汽車配件企業合計開出超過12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外界對中國“反壟斷風暴”的能量有了一次最直觀感受。在強調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反壟斷罰單”的同時,有外媒注意到,此次受罰的全是日本企業。中國有沒有什么“私心”?雖然中方一再強調對內外企業一視同仁,但仍擋不住一些人發出“中國有意打壓外企、保護國內產業”的牢騷。這種猜測顯然“弱不禁風”,因為中國反壟斷法最先“開刀”的是國內企業,而且一些“肇事”外企在歐美等國被處罰的力度更大。除了12家日本企業,最近接受反壟斷調查的外企還有一長串,下一個會是誰?多家跨國巨頭浮現在媒體眼中,《華爾街日報》稱,日企遭受的罰款或許能讓奧迪、寶馬、奔馳等汽車制造商瞥見自己將受到什么樣的懲罰。還有分析將反壟斷與中國當前的政治生態聯系起來,認為它是中國整體反腐的一部分。《韓國日報》稱,隨著中國在反腐敗領域抓到“大老虎”,現在又開始抓經濟領域的“大老虎”。
日企遭受創紀錄罰款
中國發改委20日向《環球時報》證實,12家日本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被發改委處以罰款。發改委在發給《環球時報》的通報中說,近日,發改委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12.354億元。
“中國對汽車產業價格壟斷處以創紀錄的罰款”,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稱,近12.4億元罰款,是中國政府開出的最大反壟斷罰單,幾乎是去年對6家奶粉生產商6.7億元罰款的2倍。住友電工被罰最重,為2.904億元,是其上一年度在華銷售額的6%。法新社稱,中國發改委表示,這些企業實施壟斷價格協議超過10年。12家日企中,汽車零部件企業日立與軸承生產商不二越因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免予處罰。這些企業都保證將改正銷售政策,遵守中國法律。三菱電機發表聲明表示,“對此問題認真以待,將遵守法令”。
《紐約時報》把“最高罰款紀錄”與中日之間的“大背景”聯系起來。報道說,受罰的全都是日本企業尤其引人關注,日企受罰的大背景是中日因領土糾紛和對歷史問題認識不同而關系不斷惡化。文章還稱,許多全球性大企業在華曾財源滾滾,占據讓中國本土競爭對手羨慕的市場份額。不過跨國企業也轉讓了大量技術,給中國創造大量工作崗位。反壟斷嚴打的同時,外國對華直接投資快速下挫。今年7月外國對華直接投資同比下降17%,今年前7個月外國對華直接投資整體降幅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