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2014年確認‘與臺灣關系法’與軍艦移轉法案》,再度要求奧巴馬政府“應對臺出售佩里級巡防艦”。同一天,《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刊文稱,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上稱,中國不應懷疑美國保衛亞洲盟友的承諾,經濟報復的前景也將讓中國不敢動用武力在亞洲尋求領土主權,不會像俄羅斯在克里米亞那樣。文章稱,“這是馬尼拉與北京在仁愛礁領土對峙中最強有力的信息”。
“克里米亞在東亞的陰影”,瑞士《新蘇黎世報》8日在這個棱鏡下解讀哈格爾亞洲之行。報道稱,哈格爾訪問東亞,在東京試圖確保日本對美國的效忠。克里米亞危機的陰影籠罩著東亞, 美國處境尷尬,“要保護的不僅是日本,還有臺灣、韓國和菲律賓”。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學者張清敏認為,美國對華的強硬舉動反映出美國方面的一種危機感,但這種危機實際上并不存在。最近美國不少分析人士以及官員認為,克里米亞危機會對亞太地區產生負面影響,中國可能會效仿俄羅斯。這種類比是極其錯誤的。張清敏認為,美國向中國“立威”是非常不明智的。美國宣稱自己的目標是“亞太穩定”,但它在亞太領土爭端上的傾向性表態,一些國家將會被慫恿進一步挑釁,美國也會適得其反。
8日的“世界社會主義者”網站則刊文批評美國防長“訪日期間威脅中國”。報道稱,哈格爾的對華言論是險惡的、挑釁的,他在東京與日本防衛相一起舉行記者會,聲稱“你不能到全世界重新劃分國界,以武力、脅迫、恐嚇手法侵犯別國領土完整以及主權,無論是太平洋小島,還是歐洲大國”。文章認為,實際上,哈格爾這是鼓動美國盟友在與中國的領土爭端問題上采取更具侵略性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