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美國的“資產”還是“包袱”?(望海樓)
二戰中,中美是盟友,一起扛過槍、流過血、打過日本鬼子,又一起接受日本投降、進行東京審判、建立戰后國際秩序。美國人從來沒有、也不會對中國關于二戰歷史的立場提出異議。
但是,美國在戰后對日本否定侵略歷史的態度變得扭扭捏捏,格外“含蓄”。美國領導人在珍珠港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的講話中,甚至不愿點日本的名。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美國人僅勉強表示了“失望”。對日本推動修憲、擴軍、篡改教科書等種種劣行,美國三緘其口。就連安倍暗示要繼續參拜靖國神社,揚言要遍訪南太、為太平洋戰爭中的陣亡日軍招魂,美國仍視而不見、高高掛起。別忘了,日本的甲級戰犯和希特勒、本·拉登沒什么區別。他們的雙手不僅沾滿亞洲各國人民的鮮血,也沾滿美國人民的鮮血。在太平洋戰爭中捐軀的十多萬美軍將士如果在天有靈,會不會質問,他們曾經拼死捍衛的美國的良知和骨氣丟到哪里去了?
說到底,良知和骨氣被美國一些人打的“小算盤”丟掉了。有些人認為,美國要保住“武林盟主”的交椅,需要日本這個死心踏地的跟班來幫襯。日本是美國打造的“民主樣板”,如果敲打多了會不會損害美國自己的信譽。日本和鄰國關系緊張,本地區可能更離不開美國這個“平衡者”和“調停人”。安倍興風作浪,或許還能把禍水引向中國,給中國的發展找點麻煩。
搞“綏靖”從來不會有好結果,美國不妨算一筆“大賬”:
日本的倒行逆施已經使其在國際上四面楚歌,難以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和尊重,成不了大的氣候。這樣的日本到底是美國的“資產”還是“包袱”?
美國量身訂制的《和平憲法》迫使日本憋憋屈屈地“和平發展”了幾十年。一旦摘掉這個“緊箍咒”,安倍要“奪回”的“強大日本”會變成什么樣,美國心中有譜嗎?
如靖國神社游就館里的解說詞所說,太平洋戰爭是日本的“自衛戰爭”,那么美國今天在日本駐軍、在亞太存在是否都是非法的?美國是否等著日本有朝一日下“逐客令”?
日本把《美日安保條約》當作空白支票,認為能把美國當槍使。如果日本繼續在與鄰國的領土主權爭議上恣意妄為、挑起事端,美國準備作“冤大頭”嗎?
日本像一個沒有悔罪的罪犯全副武裝地回到社區,左鄰右舍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備好打狼的棒子。如果日本挑起本地區的軍備競賽和安全競爭,對美國有什么好處?
美國對日政策的基礎就是自信能管住日本。安倍顯然是一個執迷不悟、不按套路出牌、一條道走到黑的“麻煩制造者”。美國還能指望日本的和平力量制衡安倍、期待日本的民主體制“自我糾偏”嗎?
說到底,中美同為二戰戰勝國,在防止日本重走軍國主義老路這個問題上有重要利益交集,很多事可以一起做。日本好比一個假釋犯,美國、中國和所有二戰受害國都是假釋官。如果日本真誠悔罪,一心一意和平發展,自然可以給其重新做人的機會。如果日本一條道走到黑,那么假釋期只會無限延長。
中美兩個大國很有必要就這個問題對對表——今后日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正常”到什么程度,約束日本的“紅線”怎么劃,中美可以加強溝通、形成默契、協調行動。
當然,如果美國對日本不想管、不愿管、不能管,也不要緊。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甲午戰爭的年代,中國和世界上其他愛好和平、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鎖住日本軍國主義這個“午夜兇靈”。(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