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4日文章,原題:隨著海軍壯大,中國不再奉行鄧小平韜光養晦的箴言?
當美國歷史學家馬漢撰寫巨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時,他不可能想象到該書將對120年后的中國領導人產生影響。但后者似乎認同馬漢著作的主旨:海權是確保在商業、政治和軍事上通往關鍵地區的途徑。
中共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雄心。在本地區和西方的某些人看來,這種說法既是中國的海洋擴張宣言,也是對東海及南海爭端升級的間接回應,而且恰逢美國宣布轉向亞太。其實,多年來,中國學者和軍事戰略家一直在討論馬漢的觀點,許多人相信其學說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分析家指出,中國也曾是海上強國,15世紀的中國顯然是世界海洋主導權的有力競爭者,當時鄭和率領的船隊在技術上遠比其他人先進。許多歷史學家將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后清朝經歷的海上敗仗和積弱難返歸咎于此前的閉關鎖國政策。如今,隨著中國對許多亞洲鄰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絕大多數中國學者認為,中國不應只是一個陸上強國。
直到最近,中國仍在遵循鄧小平制定的韜光養晦戰略。但最近幾年,中國將軍費主要用于實現海軍現代化。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表示,聲稱中國是馬漢擁躉,并不意味著北京計劃打造一支無畏級艦隊。其確切含義是中國為適應獨特的需求和狀況,引進馬漢的某些觀點并將其融入自己的戰略。
但悉尼大學教授約翰李認為,中國的海上能力將被用來對付美國海軍,這意味著雙方的戰略競爭不可避免。隨著美國60%的軍艦計劃在本十年內聚攏亞太,中美將使日益縮小的海洋變得更為擁擠。▲(作者黃忠清,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