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下午,第九屆中國航展現場,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11號殲-10S型表演機從展坪滑向跑道,準備升空表演。攝影:人民網記者 楊鐵虎
剛剛落幕的第九屆珠海航展給國內外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場有39個國家和地區的600余家參展商參加的盛大博覽會讓人們驚艷不斷,尤其是中國作為東道國展出的武直-10、武直-19、“翼龍”無人機等裝備更是備受關注。
打贏未來戰爭的基石
國防軍事工業是包含了幾乎所有新興科技在內的高技術密集型產業,一個國家國防軍事工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它也被認為是打贏未來戰爭的重要基石。
國防軍事工業不僅僅事關戰爭,很多現代民用高科技產品都是由國防軍工產業發展而來,比如計算機,它的起源是基于戰爭中人們對遠程炮彈的彈道計算。二戰后,美國軍方擔心,如果僅有的一個軍事指揮中心被蘇聯核武器摧毀,那后果將不堪設想,因而設計一個分散的指揮系統非常必要,于是就有了互聯網的誕生。如今,互聯網不僅是現代戰爭中基于信息系統體系作戰力的最核心載體,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已經離不開它。
在冷兵器時代,敵對雙方幾乎不會出現武器代差的現象,一件新武器的發明和生產更多地是在戰術層面取得對敵優勢。而進入熱戰,尤其是信息化戰爭以來,敵對雙方在武器裝備上出現代差的現象越發頻繁。高性能的軍事裝備使戰爭節奏短促快捷,使直接交戰空間縮小而所涉交戰空間涵蓋至全域,裝備低勢能的一方很可能處于純粹被動挨打的局面。有學者甚至感嘆,在未來戰爭中,高度先進的武器裝備也許會使依賴游擊戰來“以弱勝強”的現象不復存在,也許會使武器之外的諸如軍隊規模、軍人意志等要素更加邊緣化。
軍事裝備不僅直接影響戰爭中的敵我對決,在更深層次上,它與軍事戰略還是彼此牽引的互動關系,一個國家國防軍事工業的發展很可能對戰爭形態的演變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國防軍事工業影響軍事戰略甚至國際戰略格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武器的發明,把核子作為武器是現代軍事工業的一個里程碑。“恐怖的平衡”、“確保相互摧毀”等戰略理論都是基于核武器的存在,現在以及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核威懾都將是現代國際關系中最為重要的變量。
冷戰時期,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和美國的“空地一體戰”作戰理論都是基于以坦克作戰集群為主的機械化裝備而形成的。美國在近年提出了“全球即時打擊”理論,這套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強大、先進的航空航天能力之上的,其中由波音公司制造的高壓噴氣動力驅動的高超音速X-51A“波行者”就是典型代表。
當然,創新的軍事戰略和戰爭需求也會影響國防軍事工業的發展軌跡,推助其研發和生產出適應軍事戰略和戰爭需求的武器裝備。
正是由于國防軍事工業的重要性,世界強國都把它納入更重要的戰略視野。2012年年初,美國出臺了新的軍事戰略報告,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促進國防軍事工業結構和能力的調整。美國參聯會發布的新版《國家軍事戰略》中也突出了國防軍事工業基礎的重要性,指出“必須繼續保持技術優勢的幅度,確保國家工業基礎能夠提供部隊在任何應急行動中取勝所必須的裝備及其規模”。在這樣的戰略規劃下,美國的國防軍事工業將未來的重點投入到發展深海能力、開發新型隱身轟炸機、提高導彈防御系統作戰能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