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扎在關島的美軍B-2隱身轟炸機
2月8日,美國和日本正式對外宣布,兩國已就修改2006年達成的駐日美軍整編“路線圖”達成實質性協議。根據該協議,原定1.8萬名駐沖繩美海軍陸戰隊中的8000人轉移計劃,現在調整為4700人,而其余的3300人將暫時轉移至夏威夷、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地的輪流駐扎。協議同時規定,同意將原本捆綁在一起的部隊轉移與普天間基地的搬遷計劃松綁,即在基地搬遷之前首先進行部隊轉移。
該消息傳出后,引起不少媒體和專家們的關注。有日本媒體報道說,美軍此次大轉移是迫于不斷增強的中國軍事壓力。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軍控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說:“對于中國來講,美軍旨在圍堵中國的基地一個也沒有減少,兵力也一個沒有減少,只不過是兵力進行了一些調動而已。”他舉例說:美軍此舉“就像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手和腳可以動,椅子就像這個基地,手可以揮到左邊也可以揮到右邊,兵力的變動并不意味著整個戰略格局的變化。”
因怕解放軍退避“二線”?
2月4日,日本共同社中文網站以“美國瞄準中國實行兵力分散以免遭毀滅性打擊”這一聳人聽聞的題目報道說,美國國防部之所以考慮修改原定8000名駐沖繩美海軍陸戰隊后撤至關島的計劃,讓其中部分官兵由原定的關島分散、輪流部署到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及其他多個基地,與中國推進導彈研發項目及海空軍戰力不斷增強有關。報道說,美國認為,沖繩和關島靠近中國,在突發情況下有可能遭受毀滅性打擊。
駐沖繩美軍基地是美國旨在圍堵中國的所謂“第一島鏈”上的重要軍事基地,其中駐扎在這里的美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軍被美軍稱為“可以在夏威夷到好望角之間作出快速反應的部隊”,是駐日美軍部隊的絕對主力。而關島地處沖繩以東約1500公里的馬里亞納群島南端,是所謂“第二島鏈”上的美軍重地,被美軍稱為美國在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這里距中國約3000公里,距日本2500公里。2000年以來,美軍不斷加大以關島安德林空軍基地為核心的軍事部署,并將其打造成能容納航母、核潛艇和大批地面部隊的太平洋要塞。
美國如此苦心經營關島基地,主要是因為美國一直認為,亞洲地區的“敵國”很難對該基地開展有效的還擊行動。然而,隨著美軍新軍事戰略的出臺,關島這個“安全堡壘”,在一些美國人眼里也開始變得不再安全。1月31日日本共同社更是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的話報道說:現在不少美國人都認為,由于關島同樣靠近中國,所以將兵力分散部署到距離中國更遠的夏威夷等基地,才是更明智的選擇。
日本媒體的上述報道讓有關中國軍隊已經把駐“第一島鏈”美軍趕至“第二島鏈”、甚至“第三島鏈”(夏威夷)說法成為不少媒體炒作的話題。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軍控與防擴散中心秘書長洪源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說,這是日美在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步伐還遠遠對美軍構不成壓力。事實上,美日修改駐日美海軍陸戰隊調整計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適應美國新近出臺的新軍事戰略;二是迫于日本國內要求美國撤軍的壓力。
“戰略后撤”原因多
2月9日,已被指定為美軍新任駐太平洋部隊司令的海軍上將塞繆爾·洛克利爾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指出,修改駐日美軍整編計劃必不可少,其意義在于“從地理上分散美軍部署,使作戰運用更加靈活”。他同時強調,隨著沖繩減負的推進,“美軍和沖繩的關系也將得到改善。”洛克利爾將軍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洪源的觀點。
2月10日,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明斯與到訪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夏皮羅就增加美菲兩軍在人道救援和和救災領域的聯合演習次數達成一致,日本《每日新聞》就此報道說,美菲此舉是為駐沖繩美海軍陸戰隊部分官兵轉移到菲律賓做準備。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澳大利亞期間,兩國領導人就已經商定未來幾年要在達爾文港部署2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而這些官兵將同樣來自沖繩。
洪源指出,“美軍將駐沖繩部分海軍陸戰隊分散、輪流部署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國,是美軍新戰略旨在增強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歐亞大陸包圍態勢的重大舉措。在美國堅持保有在沖繩海軍陸戰隊基地的前提下,決定先期撤離部分官兵,只是做了表面的讓步,目的是制造減少駐日美軍的假象,緩解日本國內、特別是沖繩縣當地居民要求美國撤軍的輿論壓力。只要保住了這些基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調動兵力暫時可以走,但隨時都可以回來。”
當然,除了軍事戰略上考慮,美日壓縮由沖繩后撤至關島的陸戰隊官兵數量也五角大樓囊中羞澀有關。美國彭博社2月8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消息靈通人士的話報道說,將原定后撤兵力由8000人減少至4700人,是因為奧巴馬總統取消了一個耗資高達211億美元的旨在擴大關島軍事存在的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向外轉移駐日美軍還可能與日本大地震導致的核泄漏有關。去年3月赴日參加救災行動的美國“里根”號航母因遭遇放射性沾染被迫進行大清洗,有專家據此認為,擔心核輻射對駐日美軍的身體與心理傷害,應該也是美軍撤離日本的一個合理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