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預計將在2014年底完成撤軍進程。但阿富汗戰爭爆發十年以來,國際社會援助并不十分到位。撤軍之后,阿富汗將何去何從?《歐亞評論》對此進行了評論,主要觀點如下:
阿富汗反恐戰爭開始以來,國際社會為重建阿富汗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據世界銀行2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十年來美國在阿富汗已投入4440億美元,其中2011年就已投入1186億美元。但不幸的是,這些開銷大部分用于購買軍事設備和駐阿富汗美國軍隊人員的薪金,對阿富汗的國際援助大都沒用于阿富汗國內建設上。
如果由于外國軍隊撤離阿富汗而對阿富汗的國際援助大幅度削減,那么阿富汗未來將面臨經濟崩潰。同時撤軍勢必會瓦解阿富汗政府。因此從阿富汗撤軍只會造成一個結果:一個失敗的國度。阿富汗將濫用人權,逐漸成為恐怖組織的大本營。
阿富汗每年將需75億美元的援助。這筆錢主要用于維穩和維持阿富汗民眾生活現狀。但這并非長久之事,阿富汗國內人均年收入只為528美元。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有效地使用這些援助資金?
首先,軍事開銷顯然必不可少,但問題是這些國際援助又能持續多久?現在國際對阿援助資金占了阿富汗國內GDP的92%。
除了增強阿富汗的安保力量,現今更好的一個辦法是促進其經濟的發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阿富汗經濟的復蘇有助于穩定政局,使阿富汗人民重塑信心和自立意識。不幸的是,過去的十年里,國際社會對阿援助在軍事行動上的花銷總額令人瞠目結舌,而對其經濟恢復不聞不問。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另一個有效措施是加大對阿富汗的教育投入力度。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聯邦研究部的一份報告顯示,2006年阿富汗男性57%為文盲,女性為87%。民眾普遍缺乏技術,這對經濟發展是個巨大的阻礙。國際社會和阿富汗政府在學校的招生總人數中已經取得巨大進步,但結果還不得而知。阿富汗教育部統計已有800萬人入學,但對其教育質量和退學情況卻只字未提。
簡言之,阿富汗的未來不能一味地采取軍事援助,過去的十年就是最好的證明。阿富汗必須從社會、經濟和政治各個方面來改變現有的尷尬局面。(楊偉婷 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