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總統梅德韋杰夫23日針對美國在歐洲建立反導系統問題發表特別電視講話說,俄羅斯將對美國、北約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部署現代化攻擊武器,以確保可火力摧毀美國的歐洲反導系統。
分析人士認為,近來美國、北約反導系統的部署令俄“步步驚心”,歐洲戰略安全的天平正日益傾斜。梅德韋杰夫此次幾近亮出底牌的強硬表態,看似突然,其實是被迫之舉,更是捍衛自身戰略安全利益的必然選擇。
俄方擔憂加劇
梅德韋杰夫在電視講話中表示,美國和北約現在并不打算考慮俄對歐洲反導系統的擔憂。歐洲反導系統部署的速度越來越快,這是要給俄制造既成事實。
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1月上任后,放棄前總統布什的東歐反導計劃,改為歐洲反導計劃。2009年9月,奧巴馬宣布重新設計和部署歐洲反導系統,稱其意在應對伊朗導彈威脅。但莫斯科認為,歐洲反導系統“換湯不換藥”,目的依然是遏制俄核打擊能力。
為緩解俄方擔憂,2010年11月,北約邀請俄羅斯加入其歐洲反導計劃。然而,一年來,北約“按計劃”快速推進歐洲反導系統部署,與俄羅斯的合作談判則持續擱淺,毫無進展。
事實證明,一紙邀請并不能化解俄與美國、北約之間根深蒂固的戰略分歧。今年6月和7月,俄與北約先后舉行國防部長級會議、大使級會議,力求就反導合作達成共識,但都無果而終。進入下半年,美俄談判依舊無進展,但美國和北約部署反導系統的動作卻越來越頻繁。繼波蘭之后,美國接連和土耳其、羅馬尼亞、西班牙簽署有關部署早期預警雷達或攔截導彈的協議。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表示,北約的目標是到2012年5月芝加哥峰會時宣布反導系統具備“中期作戰能力”,能夠就來襲導彈發出預警。這是向反導系統具備全面作戰能力邁出的重要一步。
分析人士認為,向俄羅斯提供該反導系統不針對俄的法律保障,是俄羅斯與北約將要面對的直接分歧,這一問題很難在短期內解決。而北約反導系統的部署卻按照自己的時間表不斷推進,這加劇了俄方的擔憂,使雙方有限的互信更加脆弱。
反制表態強硬
梅德韋杰夫警告說,如果美國和北約在部署歐洲反導系統問題上繼續一意孤行,俄可能采取以下措施:在俄西部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的加里寧格勒州部署導彈預警雷達系統;俄戰略彈道導彈將安裝針對反導系統的先進突防設備和新的高效戰斗部;在俄西部和南部部署現代化攻擊武器,以確保火力摧毀美反導系統。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將是其中一步。如情況惡化,俄還將退出俄美核裁軍條約,并停止在裁軍和軍備控制領域的行動。
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成員涅納舍夫認為,根據需要,俄可能在今后半年或者一年內在加里寧格勒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而部署能突破反導系統的戰略導彈則需要更多時間。
早在2007年,時任俄總統普京就簽署命令,決定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及其相關國際協議,向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計劃亮出了第一張“黃牌”。4年過去,俄羅斯認為再次亮出“黃牌”的時間到了,這一次推出的反制手段更多,火藥味更濃。
對于俄方的強硬表態,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回應說,俄以可能在北約邊境部署導彈應對歐洲反導系統令人深感失望。北約發言人倫杰斯庫表示,俄威脅在緊鄰北約國家的地區部署導彈,無助于加強俄與北約的相互理解。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現在明顯感到,如果再拖下去,北約的反導系統部署就可能更加無法遏制。俄此次前所未有地推出“各式武器”,就是要向美國及北約發出嚴重警告,至于是否直接以“紅牌”退場,要看美國及北約接下來的實際表現。
仍然留有余地
有輿論認為,梅德韋杰夫之所以此時在反導問題上向西方強硬表態,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國家杜馬選舉中爭取更多的選民支持。但事實上,梅德韋杰夫講話雖然強硬,卻并未關閉與北約就反導系統進行對話的大門。他明確表示,俄美還有時間就反導系統問題達成共識,俄方有達成必要共識的政治意愿,以使俄與美國及北約的關系打開嶄新一頁。
俄常駐北約代表羅戈津說,如果不能就反導問題達成協議,俄只能在軍事上采取反制措施。但是目前雙方還有談判余地,不應將俄的舉動視為新一輪軍備競賽,俄也不會參與軍備競賽。
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馬爾格洛夫指出,俄美在反導問題上的立場分歧并不意味著兩國關系“重啟”告一段落。在某一問題上的分歧不應成為兩國關系破裂的理由。今天不能達成協議并不意味著今后不能達成協議,何況俄美在反恐、阿富汗問題、打擊海盜等領域展開合作。他說,梅德韋杰夫的講話只是給出了明確信號,那就是俄不會在涉及國家利益的問題上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