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北京時間2008年4月25日23時35分,中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一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中國衛星能力已基本與美國持平”,英美兩家智庫得出的最新結論讓很多中國人感到難以置信,畢竟到目前為止美國擁有的各種衛星仍占全球總數的一半,在軍用航天領域更占有絕對優勢。英國《簡氏防務周刊》13日(提前出版)甚至猜測稱,中國“實踐”系列科研衛星實際是偽裝的電子偵察衛星,“主要用于信號情報收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航天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中國近幾年在航天領域發展很快,但無論是從衛星的種類還是性能上,都與美國有很大差距。
路透社12日稱,英國防務期刊《戰略研究期刊》的最新報告稱,中國目前正在研發先進衛星,以便在海外部署軍力,并且在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臺海沖突中防范美國航母。
報道稱,根據路透社得到的《戰略研究期刊》下一期的樣刊,該報告稱中國先進偵察衛星正在快速發展,這已成為中國軍力現代化的一個關鍵標志。報告說,先進偵察系統的快速發展使中國能夠實時跟蹤敵方部隊,并且為彈道導彈進行制導,這已成為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關鍵所在。“當美國人習慣于在這一領域所向無敵的時候,中國人正在快速追上”。報道認為,中國衛星正在從只能收集大體戰略信息的狀態,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即能像美國衛星一樣支持具體的戰術行動。“中國偵察已知的、固定的目標的能力或許已經與美國持平,并且將很可能在未來兩年的發射計劃上超過美國”。報告稱:“偵察衛星最直接也是戰略上最令人不安的應用,是它協助反艦彈道導彈的定位和跟蹤能力,這可能會對美國航母群形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