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日前表示,為加速武器裝備的現代化,臺灣今年將投入軍事預算3495億新臺幣,臺灣軍費占GDP的份額多年來首次超過了3%。而在9日的電視辯論會上,藍綠兩位“總統”候選人也先后對軍購問題作出了頗為一致的表態:支持繼續采購防衛性武器。那么,臺灣目前到底有著什么樣的軍購計劃,主要有什么用意,海峽導報就臺當局的重點軍購計劃進行一次盤點。
★阿帕奇、黑鷹直升機
數量:30架、90架
費用:總計2300億元新臺幣
動向:
臺陸軍直升機換裝計劃,是軍購中出現多次轉折的特例,主事者卻一直拿不定主意,前“陸軍司令”朱凱生任內原本決定 “先攻后通”,后來的“陸軍司令”胡鎮埔又改為 “先通后攻”,在2007年發生墜機意外、8名指揮官慘死之后,時任“國防部長”李杰終于決定“攻通并行”,讓爭奪多年的直升機購案定案,將“天鷹案”和“天鳶案”同時納入2008年軍購項目,分別采購30架AH-64DⅡ型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如圖)和90架UH-60新型黑鷹直升機。
因一場意外,臺軍未來十年建軍計劃中的第二大軍購案成案,顯示臺軍內部存在很多矛盾,連基本的建軍方向都頻繁改變,問題多多也就不奇怪了。
★P-3C反潛巡邏機
數量:12架
費用:468億新臺幣
動向:
2007年9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向臺灣出售12架P-3C反潛機(如圖),標志著臺軍實現了代號為“神鷗案”的軍購計劃。P-3C反潛機主要有反潛、反水雷、情報偵察等功能,美方同意為這些飛機配置新的渦輪引擎、電腦終端設備以及操作指揮中心,并助臺整合情報監控系統。
但近日,臺美簽訂的反潛機合同又出現變數,美國軍方借餒震公司解散之機,更改“4架在美國組裝、8架在臺灣組裝”的協議,以“節省成本”為由將12架飛機都改在美國組裝。
★“愛國者”等各型導彈
數量:657枚
費用:17.55億美元
動向:
2007年3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同意出售給臺灣218枚 “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以及235枚“小牛空對地導彈”(如圖);同年8月,美國為強化臺軍對海攻擊能力,宣布將出售60枚“魚叉”及升級裝備。按臺軍設想,F-16戰斗機攜帶該導彈,可將浙江、福建、廣東等大部分沿海港口納入打擊范圍;9月,美國再次宣布向臺灣出售144枚“標準二”型導彈;11月,美國國防部表示將出售導彈升級系統,以便讓臺灣對現有的3套PAC-2“愛國者”導彈系統進行升級和翻新。
★F-16C/D型戰機
數量:66架
費用:1600億新臺幣
動向:
最近,臺軍一架單座F-16戰機夜訓失蹤,再次將采購66架F-16C/D型戰機(如圖)的“鳳隼計劃”牽出水面。
臺美軍購的特殊關系,看看此案就知道了。即使美方點頭了,臺軍還要擔心得到的是什么貨色,性能打了多少折扣;而即使臺軍現在就可以訂購,陸續到貨裝備也得等到2011年后,期間如何確保現有雜牌戰機群的戰斗力是個大問題。
★“陣風”、F35戰機
數量:未知
費用:未知
動向:
繨震解散后,臺法巨額軍購案已化名為 “晶鉆計劃”,“陣風”戰機、“拉法葉”艦性能提升案及新建獵雷艦等項目都已打包入內,未來將以“戰備急需”的名義爭取臺灣2009年的軍備預算。
據了解,“陣風”戰機作為三代半戰斗機,正在向“全面的多任務型”戰斗機發展,具備極好的加速性、爬升性和超音速飛行性能,擁有14個掛點和9噸以上的外掛能力,單機售價高達5300萬美元左右。
另外,美軍火公司已表態將臺灣列為F35未來的潛在客戶,臺軍高層日前也透露,臺灣采購66架F-16C/D的最終目的在于取得更為先進的F-35戰斗機(如圖)。
目前來說,臺軍想得到F35、“陣風”只能說是一廂情愿。不過卻反映了臺軍積極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建立有效嚇阻戰力的想法,為此的確在不惜血本收購“新一代高精準武器”,打造“不對稱作戰”硬性條件。
★柴電潛艇
數量:8艘
費用:3000億新臺幣
動向:
眾所周知,臺當局一直在積極引進較為先進的潛艇,打造一支新型潛艇部隊。2007年12月,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了2008年總預算,潛艇預算再次放行了20億元新臺幣的評估費用。
不過,美國雖然早早答應出售潛艇給臺軍,卻表示將以重開生產線的方式,為此,美方每艘潛艇要價360億新臺幣,計算全部后勤支持,一艘要560億新臺幣,比美國歷史上最貴的核潛艇還要貴100多億新臺幣。價格貴得如此離譜,臺當局卻還是對潛艇軍購案“情有獨鐘”,百折不撓地推動這項代號為“海星計劃”的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