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近日臺灣最大的鬧劇在臺灣“立法院”上演,劇目是“前瞻第一期特別預算案”。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黃丙喜的評論文章指出,這是一場名不正言不順的“歹戲”。因為“前瞻計劃”本身既不前瞻也不基礎,既不計劃也不特別。其中約1/3的建設是老案新列入,根本是“前朝”的余案。另外,“前瞻”的精義是要針對臺灣未來發展所需,地鐵、輕軌、綠能和水利真的都是臺灣未來發展的要項嗎?蔡當局和綠營“立委”應捫心自問。
評論摘編如下:
近日臺灣最大的鬧劇在臺灣“立法院”上演,劇目是“前瞻第一期特別預算案”,主角是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演員是臺灣朝野“立委”,演的卻是一場名不正言不順的“歹戲”。
名不正的原因是,“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既不前瞻也不基礎,既不計劃也不特別。不前瞻的理由呢?其中約1/3的建設是老案新列入,根本是“前朝”的余案。另外,“前瞻”的精義是要針對臺灣未來發展所需,地鐵、輕軌、綠能和水利真的都是臺灣未來發展的要項嗎?蔡當局和綠營“立委”應捫心自問。
不基礎的理由呢?既是臺當局“行政院”主導的臺灣最高級別建設,就不能越俎代庖地把地方政府得自己干的事攬上來做。預算花在非跨縣市的建設豈能叫基礎?臺當局不能如此巧立名目。
此一計劃也不適用“預算法”的任何特別情況,而且也不計劃!當局計劃有“法定”的標準作業程序,不能蠻橫任意而為。臺當局“行政院”號稱“前瞻計劃”光預算就300多頁,加上95項共126冊的計劃內容,全部多達11500頁。但計劃不只是文字內容,還包括評估作業、公聽及推行過程等。蔡當局又做了哪些符合“法定”的計劃?
言不順的原因是,不按“法定”程序辦理公聽在先,卻蠻橫地運用臺灣“立法院”多數暴力急忙審議此一計劃。令人氣憤的是,預算書7月11日下午4時才送達“立委”辦公事,13日下午2時就要召開審查會議。以此計算扣掉睡覺時間,“立委”不吃不喝每小時得看360頁才能看完,不用說還要準備“質詢”內容。這是哪門子的臺灣“立法院”預算審查?
蔡英文、林全和綠營“立委”們,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未嘗不可,但這個“前瞻”未免換得太多、太大,也太偏了!(作者為臺灣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