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4日發表政治評論家王政道的評論指出,無法參與WHA是一個很大的警訊,當臺當局執意選擇跟大陸對抗而非合作,未來類似事件絕對會層出不窮。意識型態凌駕于經濟之上,不能跳脫政治惡斗,再加上鴕鳥心態,看來臺灣未來的經濟,已無法期待。
評論摘編如下:
無法參與WHA是一個很大的警訊,當臺當局執意選擇跟大陸對抗而非合作,未來類似事件絕對會層出不窮,蔡英文兩岸政策終究要走發夾彎。
看到這樣的發展,主政者真的還相信臺灣要向外拓展、參與國際事務、融入國際經貿環境,可以繞開大陸嗎?
意識型態凌駕經濟
錯綜復雜的兩岸關系,經濟往往無法擺脫政治糾纏。當執政者以政治作為優先考慮時,經濟自然就會淪為陪葬品。目前兩岸的政經關系,就處于這樣的危險情境。換言之,當意識型態凌駕經濟發展時,臺灣經濟走向邊緣化,已是可預知的結果。
而在日漸惡化的兩岸關系下,為補足失去的大陸市場,臺當局遂將目標置于日漸崛起的東南亞新興市場,“新南向”也被視為與大陸對抗的重要戰略。但落花有意,流水卻不見得有情。就拿被臺當局視為“新南向”重點發展國家的越南來說,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上,就與大陸共同發布聯合公報,強調將遵守大“一中政策”,承諾不會與臺灣發展任何官方關系。毫不留情地,又給蔡臺當局一個大大的耳光。
兩岸關系重不重要,不是單純政治算計而已。經濟問題,或許才是民眾真正關心的。這次的韓國總統大選,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能夠以41.4%得票率壓倒性勝出,關鍵之一就是在于經濟與外交路線上,選擇與前總統樸槿惠背道而馳。特別是在引發中韓經貿關系緊張的薩德反導彈防御系統部署決策上,并沒有為了討好特朗普就決定蕭規曹隨,而是更務實地考慮,重新評估薩德系統的建置,借此平衡美中對韓國的影響力,并趁機修補與大陸的貿易緊張關系。
未能跳脫政治惡斗
看看韓國的例子,就不難理解當初同樣身為亞洲四小龍的“兩小龍”,為何后面的際遇發展完全不同。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韓國即使歷經信用破產危機,也可以跳脫政治惡斗,用拼經濟的思維勵精圖治,讓其從亞洲四小龍之一蛻變到OECD及G20成員國。相對地,臺灣卻持續陷入兩黨惡斗的無限循環中,政治凌駕經濟,經濟成長自然也就長期停滯不前。
上周剛結束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讓人看見大陸在拓展對外經貿、爭取國際地位的努力。但諸多親綠媒體仍是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期待“一帶一路”的失敗,彷佛這樣就能證明臺灣不加入“一帶一路”才是明智決定。甚至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都認為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國家,都是在大陸脅迫下才簽的,這是何等荒謬的認知。政治優先加上鴕鳥心態,看來臺灣未來的經濟,已無法期待。(作者為政治評論家)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