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提出“三新”后,“磚頭”是拋了出來,卻未能在國際社會引出什么“玉”來。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臺灣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的評論指出,在兩岸誤會未消、互疑未釋、尚未建立高層溝通管道,且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識”的情形下,蔡英文任何新論述的拋出都是徒托空言,反而增加誤會與互疑。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提出“三新”后,“磚頭”是拋了出來,卻未能在國際社會引出什么“玉”來。主因在于:一、“習特會”后的“新情勢”已變得對臺灣更為不利;二、面對大陸提出“未完成的答卷”壓力,蔡拋出“新問卷”是希望扳回一城,但美國卻不希望兩岸關系惡化;三、在美國不力挺臺灣的情況下,蔡提出處理兩岸關系的“新模式”,顯然意義不大。
首先,“習特會”后,中美關系改善。不幸的是,蔡的“國安”團隊顯然未察覺到“新情勢”已與去年12月初迥異。國際情勢的微妙變化,蔡英文與她的“國安”團隊竟然無感,甚至還自我感覺良好,仍在路透社訪問中提出要與特朗普“再通一次電話”,豈不貽笑大方?如此不識時務的“國安”團隊,又有何資格再提“新情勢”?
其次,不論是美國同意再度與蔡英文通電話,或是軍售臺灣F-35B垂直起降戰機,蔡提出“三新”,或可稱之為“乘勝追擊”。但若在遭到特朗普打臉后,仍拋出“新問卷”,則恐怕連“狗尾續貂”都談不上了。
在大陸近1年來利用“未完成的答卷”不斷施壓之下,蔡英文提出“新問卷”的主要目的,應是想要拉高臺灣到與大陸平起平坐的地位。
在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議題上,盡管美國官員場面話說得漂亮;但是,美國政府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銜命來臺,他在公開場合只說他“期盼”臺灣參加WHA,意思可能就是臺灣只能自求多福。
筆者推測莫健的另一個任務應該是傳話給蔡英文,希望她設法“緩和”兩岸關系。不過,在4月29日返美前,他對蔡的路透社專訪內容無疑會感到失望。路透社訪問稿內容從整體觀之,充滿自以為是善意的隱含性敵意。同樣地,島內的專訪內容顯然無助于兩岸關系的改善,只會讓兩岸之間的敵意更升高而已。
在兩岸誤會未消、互疑未釋、尚未建立高層溝通管道,且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識”的情形下,蔡英文任何新論述的拋出都是徒托空言,反而增加誤會與互疑。(作者為臺灣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