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前“新聞局”局長趙怡的評論文章說,臺灣正在大塊地裂解,陷入內外交迫的亂局。蔡因為步伐太急,所以動作不穩,目標不清,致出師不利,又為了急于向美日靠攏而悖離國際現勢,為了急于淡化兩岸關系,竟無視于我方從兩岸交流合作中所賺取的紅利,以及在雙方默契下所獲致的安逸,徑自把“維持現狀”的既有基礎毀諸一旦,只剩下一句阿Q式的“不向壓力屈服”,聊以自慰。評論直言,蔡英文欲沖破危局,撥亂反治,必須尋求最多數民眾的支持,以緩和對立,彌補裂痕。
評論摘編如下:
如果用視覺影像來描繪臺灣現況,銀幕上呈現的將是一幅由民眾上街抗爭、“國會”藍綠混戰、媒體煽風點火等所組合的圖片,標題寫著“臺灣:進入內外交迫的亂局!迸_灣正在大塊地裂解。究其根本,應歸咎于新當局意圖改變現狀所犯的兩個錯誤:一是步伐太急,二是路線太偏。
因為步伐太急,所以動作不穩,目標不清,致出師不利,譬如,為了急于推翻舊制,卻忽略了前朝的制度、政策與人事并非全屬不合時宜,使得一連串的改革步驟,都走得顛簸而遺患無窮;為了急于淡化兩岸關系,竟無視于我方從兩岸交流合作中所賺取的紅利,以及在雙方默契下所獲致的安逸,徑自把“維持現狀”的既有基礎毀諸一旦,只剩下一句阿Q式的“不向壓力屈服”,聊以自慰。
又為了急于向美日靠攏而悖離國際現勢,佯作不知美國的全球霸業早已陷入困境,當前對華政策唯一的著眼點,無非就是自身利益的盤算,臺灣不過是“擴張”與“圍堵”戰略的一顆棋子而已。熟悉美國政治的蔡英文,應不至于對“堅決維護臺灣權益”之類的“外交”辭令深信不疑吧?說到日本,根本就是美國的“附隨”國家,多招攬些日客來臺游玩倒無妨,滿心把臺灣的未來寄托于“臺日友好關系”,何異于癡人說夢?
所謂路線太偏指的是一味向“獨派”方向傾斜。原因之一是誤以為2016年選舉的結果,即代表民意選擇了“反中傾獨”的路線。其實,民進黨大勝的利基系來自于國民黨的分崩離析,而非其理念擄獲人心,更不是多數選民已轉向擁抱“臺獨”主義。
其次,綠營人士一口咬定年輕人都是“天然獨”,故未來的臺灣應是“獨派”的天下。事實上,“90后”世代從出生以來就浸淫在政治染缸中,難免對歷史真相感到迷茫。但是,以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與信息的便利性而言,也可能在未來特定的時空環境下,迸發出民族文化認同上的自我覺醒。更何況,年輕人懷抱理想性,面對過激的政治手段和偏頗乖張的言論,絕不會甘于沉默。
最近,某“立委”指控大陸劇《羋月傳》以超低價賣給公股電視臺,是為“中國統戰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即為一例。姑不論《羋月傳》的售價是否合理,許多網民的共同疑問是:一、臺灣人的判斷力和意志力真的如此薄弱?二、在合于“法規”的情況下,電視劇的市場交易行為,當局應該介入嗎?三、電視臺以較低價格取得熱門劇集,何錯之有?若反而以高價購進,又當如何?豈不將罪加三等?“國會議員”在廟堂上的荒唐表演,更像是存心要“走回對抗的老路”!
蔡英文欲沖破危局,撥亂反治,必須尋求最多數民眾的支持,以緩和對立,彌補裂痕;而首要之務,就是停止操切的腳步,修正偏激路線,從政治光譜邊緣走到全體民眾的中間來。(趙怡,作者為“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前“新聞局”局長)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