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長補選民進黨落敗,該黨“立委”段宜康在網上發表言論,“我可以假裝尊重民調結果,但我沒有辦法假裝不鄙視那些不滿意者”,一時激起島內輿論風浪。隔天,段宜康道歉,他說“我為未能協助化解中央執政爭議,造成地方選舉困難道歉。我為未能有效監督查賄工作,徒然坐視漫天買票傳聞道歉。”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短評指出,段宜康2天內2度道歉,說實在的,小段是“真心話,大冒險”,老祖先的智慧告訴我們:“囂俳無落魄的久”。(編者注:閩南語,意即人生境遇,一時的囂張狂妄往往比不上落魄潦倒的時間來得久。)
短評說,執政100天,蔡英文說改革需要時間,更強調“我不希望別人用100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但從段宜康代表的“新潮流系”操盤花蓮市長選舉落敗就發表“泄恨式的言論”來看,過去這100天,民進黨當局有沒有把民眾放在眼里?
短評說,街頭起家的民進黨,草莽個性哪有可能靠一個小英叮嚀“謙卑、謙卑、再謙卑”,就真的文雅執政起來。人民期待經濟優先,上至蔡英文下至民進黨黨工,個個用力拼清算、拼報仇,自我感覺良好的不當黨產問題,老百姓理都不理,與其說民眾給蔡當局的蜜月期已經結束,倒不如說,民進黨的本性從當選隔天就已經重現。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短評說,段宜康的發言,固然是難堪之下的反應,但從他那幾篇發文來看,他心理深沈的認知,才是讓人害怕的事。長期以來,民進黨一方面從本土觀點將國民黨“他者化”,另一方面又從威權及買票作為等將國民黨“非道德化”。長期在對國民黨“他者化”及“非道德化”成長下的段宜康,出現鄙視的情緒,可說是自然之事。甚至于網絡鄉民中亦可經常看到這樣的言論。
短評說,段宜康的鄙視文遭到強烈批判后,他又發文道歉,但道歉的對象顯然是民進黨的支持者,而不是他心中所鄙視的人。段宜康不是個案,他代表的是民進黨的心理認知。
[責任編輯:張潔]